实现上述目标,要规范运作,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在2000年9月前,全省高校后勤服务经营人员和相应资源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以若干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为龙头,组建区域性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公司);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并入、托管、连锁、股份等多种方式直接进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后勤集团,实现后勤服务系统与学校分离,逐步融入社区服务体系。
各高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积极创造条件,抓紧运作,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三、主要内容和重点
按照“大后勤”的思路,高校“后勤”包括学生生活后勤、教职工生活后勤以及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工作;“社会化”包括投资、管理、服务等方面。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是学校生活后勤社会化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学生公寓的建设和学生后勤饮食服务改革。
(一)学生住宿的社会化。
1.利用社会资金和力量建设学生公寓。从2000年开始,政府和高校不再投资新建学生公寓。新建学生公寓的选址要与城市规划和校园长远规划相衔接,原则上不得挤占教学、科研发展用地;建设标准按4人一间设计,有独立的洗漱间和封闭阳台,设施符合公寓化条件,生均建筑面积达到10平方米;根据投资成本,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回收期限;严格按照法人责任制、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投资成本,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回收期限;严格按照法人责任制、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程序,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及工程验收。根据学生生活服务社会化的进展,适时推进大学生公寓小区建设。
2.多渠道投资改造原学生宿舍。依据宿舍的建筑结构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逐步把原学生宿舍改造为4-6人间。
3.推进新建学生公寓和原有学生宿舍的社会化管理。原有学生宿舍及后勤管理人员要尽快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物业管理部门要强化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尊重学生选择不同档次和条件宿舍的意愿。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住宿的管理,选派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参与管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与物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探索和创建符合教育特点的新型物业管理模式,营造优良的生活和育人环境。
(二)饮食服务的社会化。
1.各高校饮食服务系统的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从学校后勤行政管理系统中率先分离出来,按照企业化要求,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饮食服务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