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

  四川交通建设发展较快,截止1996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229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74754公里、航道里程6098公里,其中7级以上航线2143公里,公路中等级公路43702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58.5%,公路密度达15.2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公路质量却远较全国平均水平为低,全省交通建设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区域性差异较大,交通不畅的局面尚未全面得到改善。
  三、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略)
  四、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方针
  (一)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根据全省“九五”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国家《总体规划纲要》下达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在部门用地供需预测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省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如下:
  1.耕地控制目标
  1996年,全省耕地662.41万公顷。规划期内,全省建设占用耕地10.40万公顷,退耕还林33.33万公顷,预计灾毁耕地5.13万公顷,总共减少耕地48.86万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共增加耕地21.40万公顷,增减相抵,耕地面积减少27.46万公顷。到201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为634.945万公顷(表1),达到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
  为努力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占用指标不得突破上一级规划下达的控制指标,且应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经批准占用耕地的非农业建设项目,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应充分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除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外,不得占用耕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对大于25°的坡耕地应在保障粮食供应的前提下予以分类指导,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牧和坡改梯,对坡耕地予以综合整治,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2.退耕还林控制目标
  四川省大于25度以上坡耕地有65.93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95%,在规划期间逐步退耕。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统一安排,四川省1997 ̄2010年退耕还林面积为33.33万公顷(表2)。
  3.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严格按国家《总体规划纲要》下达的耕地控制指标安排全省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电力、原材料工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其他各类建设用地充分利用闲置、存量土地,以内涵挖潜为主,尽可能利用非耕地,严控建设用地规模。
  城镇发展要严格按批准的建设规划和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使用土地,旧城改造要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空闲地,盘活现有存量土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要积极稳妥地规划和指导村镇建设,通过合理引导控制,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用地集中的农村居民点体系。
  1997 ̄2010年全省建设新增用地量为22.07万公顷,其中耕地为10.4万公顷,各类建设用地量分配如下:
  交通建设新增用地4.46万公顷,占用耕地2.8万公顷;
  水利建设新增用地2.09万公顷,占用耕地1.93万公顷;
  独立工矿建设新增用地0.7万公顷,占用耕地0.42万公顷;
  居民点建设新增用地14.73万公顷,占用耕地5.2万公顷;
  其它建设新增用地0.09万公顷,占用耕地0.05万公顷。
  全省非农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见表3。
  4.设市城市发展目标
  1996年底,全省设市城市共31个,总用地面积为69653.4公顷,总人口838.07万人,人均用地83.11平方米;规划至2010年,全省31个设市城市,总用地面积为99073.8公顷,总人口1203.4万人,人均用地面积82.32平方米。
  成都市是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四川省的省会。1996年底,城市人口229万,建城区面积18800公顷,人均用地82平方米。2010年城区面积发展到22600公顷,人口270万,人均用地面积83.7平方米。
  5.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目标
  1996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率为87.69%,单位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为6167元/公顷。规划期内通过全面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到2000年,土地利用率提高到88%,单位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达8334元/公顷;到2010年,全省土地利用率提高到88.46%,单位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达18841元/公顷。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