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蚕种生产的生态环境保护。新建蚕种场和冷库应选在无污染危害的地区;已建的蚕种场和冷库附件五公里内不得排放对蚕种生产有危害的氟、硫等污染物。
  第十七条 蚕种生产实行三级饲养(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四级制种(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制度。
  蚕种生产必须执行蚕种质量标准和蚕种生产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品种固定的杂交组合组织生产,确保蚕种质量;联合制种的,应当报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 蚕种冷库必须具备相应的冷藏库房、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按照技术要求冷藏蚕种。
  生产的蚕种应在省布点的蚕种冷库进行冷藏、浸酸。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蚕种,不得进、出蚕种冷库:
  (一)无蚕种生产许可证生产的(科研、教学用种除外);
  (二)未办理批准手续而从省外调入的;
  (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的(春制秋用的蚕种入库除外);
  (四)无生产许可证或销售许可证的单位购买的。
  第二十条 县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蚕种生产风险损失补贴制度。蚕种生产风险补贴资金来源:
  (一)同级财政补贴蚕种生产的资金;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蚕茧收烘单位收取的蚕桑技术改进费中提取的资金。
  蚕种生产风险补贴资金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与挪用。

第五章 蚕种销售

  第二十一条 县(市、区)蚕桑技术推广机构负责普通种销售,乡、镇蚕桑技术推广机构可为其代销。
  第二十二条 蚕种销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熟悉蚕桑业务的技术人员;
  (二)有与销售蚕种数量相适应的蚕种催青室和其他设备;
  (三)有为蚕茧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
  第二十三条 蚕种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蚕种销售许可证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蚕种销售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