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确立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的重点。按照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着力搞好潜力产品的培育和开发,用先进技术改造能源、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特钢与铝为主的冶金、重矿机械和建筑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医药、旅游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五、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环境创新
(15)改善国有企业改革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发展非公有经济和第三产业,大力拓宽再就业渠道;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下岗职工转岗转业的培训力度;建立劳动就业预备制度;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形成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就业机制。
建立健全城镇失业、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有亏损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的筹集,实行政府、社会和企业“三家抬”的政策;对停产整顿企业、申请破产企业和特困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实行社会和政府“两家抬”的办法;企业和社会无力筹足的,同级财政要给予保证;对破产终结后资产难以变现的企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千方百计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特困企业要设立工资预留户,保证职工最低工资的发放。规范职工下岗程序。根据社会承受能力,合理控制职工下岗的节奏和幅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增强省和地市两级基金调剂能力,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健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搞好三条保障线的相互衔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切实清理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开辟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新渠道,将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所得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逐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加强社会保险机构建设。
(16)改善国有企业资本金的筹资环境。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积极培育和壮大上市公司的后备资源。加强对全省国有企业上市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加大优势资产重组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上市公司筹资能力。
积极做好债转股实施工作。精心筛选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荐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分期分批实行债转股;各级政府对企业的借款,可实行债转股;企业相互间的长期债务,也可探索实行债转股。
用足用好兼并破产的优惠政策。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争取列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做好呆坏帐准备金的核销工作;鼓励非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在人员安置、减轻债务和土地及资产变现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