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以潜力产品为切入点,着力抓好煤炭等国有企业比较集中、对全省经济影响大的重点行业的战略调整,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坚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加快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构建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综合配套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广开就业门路,减轻企业负担,规范政策行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领导,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从战略上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
(4)加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力度。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要同产业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重点发展能够带动和影响全省经济的骨干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形式,实行股份制改造,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同时有步骤地使国有资本从不必由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退出,鼓励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参股、控股国有企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5)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以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企业家培育为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增量调整为重点,通过增量调整来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以企业为主体,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正确发挥煤炭等资源优势,着重发挥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作用;努力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推进煤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改革煤炭管理体制和进销体制,理顺职能部门关系,实行联合竞争,控制煤炭价格水平,减少利益损失,加强技术改造,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抓好煤炭行业的战略性转移,鼓励发展非煤产业,鼓励与其他行业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鼓励煤炭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地区和国外的煤炭资源开发。做好资源枯竭和因开采条件恶劣而扭亏无望的矿井关闭工作,积极开辟再就业渠道,妥善安排职工生活。冶金、电力、化工、机电等重点行业,也要抓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
(6)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组织上市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搞好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鼓励员工入股,鼓励企业经营者入股,鼓励技术、智力入股,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入股,积极稳妥地使国有资本从大多数中小企业退出。无论采取哪种放开搞活的形式,都必须听取职工意见,规范操作,注重实效。推进技术进步,发挥山西优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精、专、特、新、优”企业。对扭亏无望、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实行破产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