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

  2.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来抓,倡导奉献精神,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忠于职守,勤奋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积极推进师范教育的改革,提高师资的培养质量。加快中师布局结构调整和标准化建设,争取到2005年中师由现在的22所调整到14所左右,其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颁标准。积极促进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联合、合作与合并,通过师范教育资源的重组,逐步提高师范教育的培养层次。加强师范院校的专业和学科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4.重视和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继续抓好学历补偿教育。全面开展教师学历合格后和校长持证上岗后的提高培训。要积极促进当地教研、电教机构与教师进修院校的协作与联合,不断充实培训院校的教学力量和教学设施,尤其要加强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材建设,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5.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扶持骨干教师尽快成长。省上从1999年开始启动“226计划”,即:用五年时间,选拔培养2000名省级优秀骨干教师;从优秀骨干教师中选拔培养200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再从学科带头人中选拔培养60名教育教学专家。上述人选中包括优秀校长的选拔培养。省上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专项资助、全面培训、重点扶持、项目管理、定期考核、动态竞争”的办法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省上重点资助教育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6.进一步深化师资管理制度的改革。积极稳步推进以教师聘用任用制为重点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分流富余人员,提高生师比。建立有效机制,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原则上高校和县城以上中小学的中青年教师未到上述地区任教一年以上者,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7.确保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投入。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确保“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经费不低于当地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以及“从各地、县本级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提取不低于5%的经费用于本地、县的师资培训工作”等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利用外援项目、贷款和中央专项经费等多种渠道积极筹措师资培训经费。
  (五)实施“职业中学建设工程”,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
  1.“职业中学建设工程”是根据全省区域经济的特点和教育的整体状况,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培养能力为目标,把改善办学条件与提高教育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化县以下职业教育,在今后三、五年内建好40所重点职业中学(中专)、60个重点专业、10所综合学校,使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
  2.认真总结推广河西地区建立县级职教中心校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参与、教育管理、一校多制”的体制,努力充实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3.积极探索中东部地区和南部贫困山区及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形式和途径。要统筹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强化重点职业学校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办好现有职业学校。举办独立完全职业学校有困难的地方,可举办“职普沟通,高中分流,一校多制,多种功能”的综合学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4.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专招生实行指导性计划,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稳步推进“并轨”工作,适当调整收费标准,实行按学校规格收费的办法,调动学校办学积极性;完善有关政策,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学分沟通,允许普通高中学生分流到职业学校就读;实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与沟通,逐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将具备条件的职业中学改办成职业中专,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5.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农村教育附加的10%和城市教育附加的8%以上,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在实现了‘普九’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还可以高一些,在一些特殊需要年份和一些需要急办的事情上,县市政府还可以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规定,落实职业教育经费。省上从1999年开始把每年300万元的职教周转金转入职教专项经费,使省级职教专项经费每年达到500万元,重点支持办好一批示范学校和重点专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