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支持兰州大学到2000年完成“211”工程建设任务。在国家二期“211”工程建设期间争取有3-5个学科进入全国重点学科行列。用5-10年时间建成50个左右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到2005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5%以上,研究与发展项目经费突破亿元关,建成10个左右的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基地,培育10个左右高新技术产业。
3.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与改革目标。
--到2000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达到15万人,年招生5万人;2005年,总规模达到20万人,年招生7万人。成人中专总规模2000年达到4.5万人,2005年达到5万人。
--到2005年,基本形成并经过五年完善,到2010年构建起初、中、高级相衔接,与其他教育相沟通,布局结构合理,适应全省经济建设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起职前和职后教育贯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适应终身教育制度需要的成人教育体系。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到2005年,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5%、89%、62%和40%;到2010年,中小学教师学历基本达标,并伴随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专科、本科学历要达到一定比例,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也要有一定比例。到2005年,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6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15%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40%,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达到20%以上。
--到2005年,中小学和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结构明显改善,并形成合理的学科分布。
--到2000年,小学、初中、高中和高校的生师比分别达到23∶1、16∶1、15∶1和12∶1;到2005年,基本形成合理的生师比。
--到200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师资管理运行机制。
三、对策与措施
为确保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本着抓住重点,全力突破的原则,我们的对策与措施是:实施八项工程,深化三项改革,推进依法治教,确保教育投入。
(一)实施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努力推进“两基”工作。
1.“义教工程”1998年在我省全面启动,总投资6.85亿元,覆盖50个贫困县、944个乡镇、1800所学校。工程的实施关系到我省“两基”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切实抓好。
2.“义教工程”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要层层落实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各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3.努力筹措经费,确保资金到位。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依法搞好捐资、集资。要加强对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
4.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要把实施“义教工程”与推进“普九”结合起来,同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同教师培训结合起来,使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有较大发展。
(二)实施“素质教育工程”,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1.“素质教育工程”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目标,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坚苦奋斗的统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以改革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新的升学考试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