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关于改革省级支出预算编制方法的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厅
 关于改革省级支出预算编制方法的意见的通知
 (闽政〔1999〕文181号)


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9月15日省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将省财政厅《关于改革省级支出预算编制方法的意见》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三日
          关于改革省级支出预算编制方法的意见
        (福建省财政厅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政府支出预算是政府实现其职能所需开支的分配计划。支出预算涵盖了政府基本活动的范围,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是调控宏观经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支出预算编制是支出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改革支出预算编制中的弊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支出改革的需要,是当前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支出预算编制改革的必要性
  1、支出预算编制改革是加强预算管理的客观要求。现行的支出预算编制方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然这些年来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现行的编制方法暴露出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编制时间偏短。时间过于仓促,支出预算编制较粗放,预算指标到位率低,预算追加频繁,预算约束力不强。二是预算的分配方式不规范。预算项目过于笼统,预算资金到位率差;部分资金切块给部门分配的职权分散,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财政分配秩序。三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容易造成单位之间苦乐不均,不利于合理控制支出,也难以解决历史形成的财政支出预算供给范围“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四是没有按部门单位来汇集、编制预算,而以预算科目,即按资金用途编制预算,多头分配管理,造成监控不力。
  2、支出预算编制改革是建立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五大”确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提出了建立政府公共预算体系的基本思路,包括改革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调整支出范围,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等,支出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是建立公共支出预算体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3、支出预算编制改革是缓解收支矛盾,提高财政保障和调控能力的客观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省级收支矛盾都将比较突出。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积极财政政策措施,省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大。二是要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粮食体制改革、公费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支出以及科学、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需要的增支。三是支持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增支。四是促进困难县摆脱困难,需要加大转移支付补助。可以说,财政负担相当沉重,必须深化支出改革,从改革中找出路,通过调整支出范围,优化支出结构,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矛盾。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