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在完善龙洞堡干线机场的同时,重点建成铜仁大兴、安顺、兴义、黎平、独山(或荔波)等支线机场。
内河航运完成乌江大乌江至龚滩的航道整治,争取都柳江、清水江、南北盘江和红水河运输航道整治开工,配套建设好沿河码头。
铁路重点建成株洲--六盘水铁路复线,六盘水--柏果铁路、内昆铁路、渝怀铁路、盘西铁路电气化和六盘水枢纽、贵阳枢纽,争取开始修建黄织铁路、都茂铁路、贵阳东西环线铁路和贵福铁路等。
工矿用地:按照“立足资源、面向市场、适应全局”的原则,今后15年,我省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两烟一酒”、电力、矿产开采及加工、绿色产业、旅游业、汽车用零部件工业、国防科工业。
卷烟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中心,以增加效益为目的,组建企业集团,新建醇化库。
酿酒工业项目有茅台酒厂、贵阳和遵义啤酒厂的扩建等工程。
电力工业将大力发展火电,积极开发水电,增加发电装机容量,加强电网建设、扩大电网覆盖面。火电发展采取煤电联营等方式,建设一批坑口、路口电厂,相应抓好现有电厂改扩建,主要项目有续建盘县电厂(一、二期),新建安顺电厂(一、二期),和金沙电厂,扩建都匀电厂、凯里电厂以及遵义电厂易地改造建设习水电厂。
煤炭工业在调整开发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火铺矿井、土城矿井、大河边矿井、汪家寨矿井、金佳煤矿、响水煤矿、肥田煤矿、轿子山大洞口煤矿、林东上枧煤矿、松河煤矿、鱼塘煤矿。
铝及铝加工行业重点安排贵州铝丁电解铝技改,以及氧化铝和铝加工工程,遵义铝厂扩建工程;新建乌江铝厂、六盘水铝煤电联营项目和息烽铝厂。
磷及磷化工行业重点建设和完善开阳、瓮福两个基地,发展重钙和磷铵,建成瓮福矿肥基地和开磷集团扎佐基地磷铵一、二期。初步建成开阳--修文(扎佐)、瓮福--都匀、贵阳3个磷酸盐工业基地及磷石膏、碱渣等综合利用技改项目。
化工(橡胶)行业以实现省内化肥自给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浓度肥料和复合肥料。计划建成贵州化肥厂扩建、赤天化技改、贵州有机化工总厂羰基合成醋酸和焦油加工项目以及遵义碱厂技改、贵州轮胎股份公司全钢载重子午胎技改项目。
建材及其制品行业重点新建顶效水泥厂、安紫水泥厂、德江水泥厂、毕节天工建材总厂、凯里第一水泥厂,扩建贵州水泥厂,迁建贵阳水泥厂和扩建凯里玻璃厂。
冶金行业重点建设水城钢铁公司和贵阳钢厂配套工程、贵州钢绳厂改扩建、盘江焦化厂铸造焦项目。
黄金行业重点建设烂泥沟金矿、戈塘金矿二期扩建和紫木凼金矿技改工程。
纺织行业重点续建贵州丝普纶化纤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项目;建设贵阳纱厂锦纶丝项目、贵州粘胶纤维厂短涤项目。
(四)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
1.土地整理。
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增加农用地8.08万公顷,其中耕地2.83万公顷。土地整理的重点是坡耕地和农村居民点。
要把土地整理作为补充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的主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开展田、水、土、路、林、村综合整治及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土地整理,以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的有效利用面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同时,要加强土地整理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要结合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工程建设,治山治坡,改土造田,并促进农村居民点由分散向集中发展。
土地整理的重点地区是: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等。
2.土地复垦。
规划期间,通过土地复垦增加农用地面积2.0万公顷,其中耕地0.70万公顷。工矿废弃地复垦率提高到规划期末的10%左右。
土地复垦要按照“谁损坏,谁复垦”的原则,加强各类工矿废弃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地的复垦管理。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必须统一规划、同步进行。要及时复垦工矿建设新增的废弃地,努力做到新增废弃地全部得到复垦,过去积累的废弃地也尽可能分期得到复垦。复垦土地应优先作为耕地,同时遵循适宜性和经济合理原则,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建则建。
土地复垦的重点地区是:开阳、瓮福等磷矿及磷化工基地;六盘水市煤矿基地;黔西南州黄金基地。
3.土地开发。
规划期间,开发利用宜农荒地和闲散地180万公顷以上,其中耕地4.13万公顷。
土地开发必须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适度开发,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宜耕地的开发数量必须符合国家下达的指标,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和洪涝灾害的地区要禁止开发。要把重点放在条件较好,投资效益较高的地区,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步进行。鼓励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与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合作开发荒地和其他农用地,异地开发须纳入资源所在地的土地开发规划。
土地开发的重点地区是:黔南州、黔东南州、遵义市等地区。
(五)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在规划期间做好33.3万公顷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园、还草工作,以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代替农地生态系统,使生态环境稳定并不断改善。以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质量保护。结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以坡改梯、中低产田土改造为重点的土地整理工作。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逐步形成一个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体系。采取措施防治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对土地的污染,控制高残留化学膜和农药的使用。
2.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工程建设。
大力植树造林、加快国土绿化、保障重点林业生态体系工程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遏制并扭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为总目标。重点实施贵州长江流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和珠江上游防护林工程。严格划分禁伐区(地带)、缓冲区和商品林经营区。
3.积极开展土地退化的防治。
规划期间,要以长江上游的毕节地区、铜仁地区和遵义市、珠江上游的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禁止开垦陡坡地。对25度以下缓坡耕地,要积极采用坡改梯和改进耕作技术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治理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综合治理。
积极开展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工作。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造林、营林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覆盖为主要内容,以减少水土流失和治理石漠化为重点,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重点治理的区域是:石漠化土地面积在2.67万公顷以上或石漠化率在10%以上的区域(以县、市级行政区为单元);地处乌江和北盘江源头的区域;大江大河两岸,主要铁路、公路沿线区域;地外偏僻、交通不便,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经济特别落后、特别贫困的区域。
4.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按照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全省自然保护区网络,扩大自然保护区规模。到2010年,全省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8个,总面积80.01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4%。
加强内陆湿地及水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湿地及水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纳入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禁止盲目围垦和非农业建设。
四、规划实施的主要保证措施
为保障《规划》的实施,必须建立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管理,加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法制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应省级《规划》的控制指导下,尽快完成本级规划的编制、修订任务。未按要求编制、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编制、修订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经批准的地方,不得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2.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的城市、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编制、修订城市、村镇规划。经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建设规划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行业发展的用地规划在确定用地规模和布局上也必须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抓紧编制、修订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形成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目标和主要总量指标应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也应将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总量指标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严格执行,不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