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

  7.统筹安排交通、水利、独立工矿用地,保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独立工矿用地规模适度扩大。
  规划期间由于城镇的发展,独立工矿用地将由1996年的1.80万公顷增至1.89万公顷,增加0.09万公顷;交通用地将由1996年的8.34万公顷增至10.68万公顷,增加2.34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将增加0.50万公顷。
  各类建设用地中,要优先安排经国家和省批准的重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的用地。根据国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目标,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的政策,使我省的资源优势能得到较充分发挥,逐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要切实提高行业用地效益。交通、水利、独立工矿建设项目在选址和建设施工过程中,要节约用地,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废弃地,少占耕地、林地,避免占用好地。严格执行占用耕地与整理、复垦、开发挂钩的原则。
  8.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
  规划期间,由于各项建设的发展,荒草地及部分田土坎的开发利用,以及封山育林使部分裸岩石砾地得到绿化,2010年未利用土地146.55万公顷,净减少124.78万公顷。
  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为前提,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未利用土地开发规划,合理确定开发未利用土地的区域,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和洪涝灾害的地区要禁止开垦。要按照土地的适宜性,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应优先开发成农用地的;适宜开发成耕地的应首先开发成耕地,以达到增加耕地的目的。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见附表二、附表三)。
  (二)区域土地利用。
  为了加强区域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因地制宜指导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管理,根据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布局,将全省划分为6个区域,并确定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方针。
  1.黔中区。
  包括贵阳市所辖的县(市、区、镇),遵义市的遵义、红花岗、湄潭、绥阳县(区),安顺地区的安顺、平坝、镇宁、普定县(市),黔南州的都匀、长顺、惠水、瓮安、福泉、龙里、贵定县(市)和黔东南州的凯里市、麻江县,毕节地区的黔西县,共计27个县(市、区、镇)。
  全区土地总面积4.15万平方公,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57%。区内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是我省目前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的地区。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但人均耕地少,一些地方城镇用地外延扩张和土地污染严重,加剧了农业与非农业建设用地矛盾,耕地保护任务艰巨。
  土地利用方针是: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特别是城镇和开发区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要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和存量土地,农民建房要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要切实保护耕地,充分利用区位和各种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加大农业投入,发展城郊农业和创汇农业。要积极治理三废,大力植树造林,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开发未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黔东北区。
  包括铜仁地区全部和黔东南州的岑巩、镇远、三穗、施秉、黄平,共计15个县(市、特区)。
  全区土地总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54%。区内林地、牧草地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好,宜于发展畜牧业。区内耕地生产条件尚好,开发、整理潜力较大,种植业发展后劲较大。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经济欠发达,区内仅有县级市一座,除区南部有湘黔铁路和320国道过境外,全区公路等级较低,交通较闭塞,而且农村能源短缺。
  土地利用方针是:强化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保护,严格控制城乡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禁止荒芜和破坏耕地。优先保障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其他建设用地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利用率。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积极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山地丘陵地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把本区建设成为生态农业区。同时,利用草山草坡,配合秸秆氨化技术、放养、圈养相结合,积极发展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本区的经济支柱。
  3.黔东南区。
  包括黔东南州的天柱、剑河、锦屏、台江、雷山、丹寨、榕江、黎平、从江和黔南州的三都、独山、荔波、平塘,共计13个县。
  全区土地总面积3.0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15%。林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土地垦殖率低,土地利用率高;耕地中,田多土少,灌溉水田多,望天田少;牧草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地处全省东南隅,是唯一没有城市分布、铁路通过距离最短的区域,交通条件较差。经济欠发达,县级经济以林、农产业为主。
  土地利用方针: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严格控制城乡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重点保护好坝区耕地,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改革熟制,提高复种指数。在大力加强林业基地建设和改善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兼顾农牧业,尤其是亚热带水果生产,并以森工、林产拉动本区的经济发展。
  4.黔北区。
  包括遵义市的赤水、仁怀、桐梓、正安、道真、务川、凤冈、余庆、习水和毕节地区的金沙县,共计10个县(市)。
  全区土地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34%。本区自然条例优越,水利、交通条件较好,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乡镇企业、商业、通讯、金融业发达,城镇化水平和非农业建设土地利用率较高,是我省重要的粮、油产区,经济发展潜力大。但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缺乏,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之间矛盾较大。
  土地利用方针是: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国家重点建设必要的用地。节地挖潜,提高各类建设用地利用率。加大投入,建设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和稳固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经济林果业,因地制宜建设林、牧业基地。加强水土保持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黔西南区。
  包括黔西南州全部,安顺地区的关岭、紫云和黔南州的罗甸,共计11个县(市)。
  全区土地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34%。区内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省金矿聚集区。本区林地、牧草地面积较小,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区内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非农业建设占地比例低,单位土地产值低,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区域,也是全省贫困县较集中地区。
  土地利用方针是:严格控制城乡居民点占用耕地,保障水能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因地制宜安排农林牧用地。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切实保护林业资源,增加森林、草被覆盖率,建设好红水河上游水土保持林。搞好以金矿开采废弃地为主的土地复垦,以坡改梯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单产水平。
  6.黔西区。
  包括六盘水市全部和除金沙、黔西外的毕节地区,共10个县(市、区、特区)。
  全区土地总面积3.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8.06%。是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最差,森林覆盖率最低,垦殖率最高,旱地面积和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区域。区内工业及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称“江南煤都”。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畜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潜力较大。但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是影响本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地利用方针是: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重点保障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盘活各类存量土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配合长江、珠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搞好农林牧协调发展。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以坡改梯为主的土地整理工作,以及以工矿废弃地为主的土地复垦工作。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土地生产力。
  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情况(见附表四)。
  (三)重点建设项目。
  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保障国家支柱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用地需求。在部门发展规划基础上统筹确定的1997-2010年水利、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重点建设项目有:
  水利水电:水电重点项目以开发大中型为主,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发展方向,重点安排好洪家渡、构皮滩、三板溪、龙滩、思林等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建设和生态相结合,稻田灌溉和旱地灌溉相结合,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大、中、小、微相结合。抓好天柱鱼塘水库、遵义灌区、镇宁王二河水库、兴义中部灌区、乌江中部灌区、安顺西部灌区、独山南部灌区、松桃中部灌区的续建和新建,以及黄平两岔河水库、都匀茶园水库、水城玉舍水库的建设等。
  交通:公路重点建设按照“一横二纵四联线”和其他交通量较大的经济干线公路展开。“一横二纵四联线”的布局为:“一横”是指由湖南进入贵州经玉屏--马场坪--贵阳--安顺至云南的东西向公路;“二纵”是指由川黔交界的崇溪河起,经桐梓--遵义--贵阳--都匀--独山至广西和由四川叙永进入贵州,经大方--织金--安顺--镇宁--贞丰--安龙进入广西的南北向公路;“四联线”是指贵阳至毕节、大坪地至水城、镇宁至兴义、玉屏至铜仁的四条联络线。“九五”期间计划修建县乡公路2258公里,力争实现乡乡通公路。到2000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3489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5700公里。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