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失效]

  公民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基层组织或者有关部门要求确认本人或者他人的见义勇为行为。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对上述要求,应当调查核实,确属见义勇为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七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构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派员调查,并分别情况作以下处理:
  (一)对符合本条例规定见义勇为条件的,提出奖励、保护的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见义勇为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 对见义勇为公民,给予下列表彰、奖励:
  (一)因见义勇为牺牲或者事迹特别突出,有特殊贡献的,由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构报请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颁发奖励和荣誉证书,给予五万元以上的奖金,在全省范围内公开表彰;
  (二)见义勇为事迹突出,有重大贡献的,由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构报请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给予三万元以上的资金,在全省范围内公开表彰;
  (三)见义勇为,有较大贡献的,由州(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构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授予“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颁发奖章,荣誉证书和奖金,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开表彰;
  (四)见义勇为,有一定贡献的,由县(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构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颁发奖章,荣誉证书和奖金,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开表彰。
  前款被表彰、奖励公民要求为其保密或者有关部门认为应当保密的,表彰、奖励不公开进行。
  第九条 奖励和见义勇为公民所需资金的来源:
  (一)同级政府财政拨款;
  (二)见义勇为基金会接受的捐赠;
  (三)其他收入。
  前款规定的资金用于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不得挪作他用。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构会同本级财政部门制定。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对见义勇为公民及其近亲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防止其遭受不法侵害。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基层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公民发现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负伤的,应当及时送医院救治,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拖延。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