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处中、南亚热带,土地、劳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完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区域。199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和水产品总量已居全国市级第一位、水果产量第五位、肉类产量第七位。其中,福清市瘦肉型猪出口占全省出口量70%,鳗鱼出口量居全国之冠;罗源县保鲜香菇出口量占全国70%。实验区确定以优高农业为重点,包括水产、菜、果、菌、牧、花卉、林竹七大产业,建设七个区、一个中心。
七个区是:
1.南亚热带“优高”农业合作区
2.山区综合农业合作区
3.城郊观光农业合作区
4.沿海渔业合作区
5.海岛综合开发合作区
6.绿色食品生产合作区
7.动植物种苗引进隔离检疫区
一个中心是:加工营销信息中心
(二)漳州实验区
漳州面对台湾,地处福建南端,位于厦门、汕头两经济特区之间。与台湾同属南亚热带区位气候,是福建农业较发达地区。近年来,漳州两岸农业经济技术交往步伐日益加快,成为对台农业引进合作密集区。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5年被福建省政府列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基地。实验区以外向型农业为重点,包括粮、果、茶、菌、花卉、水产、畜禽、林竹八大产业,依据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农业资源、发展潜力和现有基础,建设八个区、二个中心。
八个区是:
1.台湾农业良种引进下蔡隔离检疫区
2.长桥农业科技合作园区
3.南溪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合作区
4.东山湾水产养殖合作区
5.芗江流域山地综合开发合作区
6.角美农产品加工合作区
7.东山水产品加工贸易合作区
8.云洞岩--三平观光休闲农业合作区
两个中心是:
1.农业科技交流中心
2.闽台农产品集散中心
(三)辐射区布局
1.沿海地区包括厦门、泉州、莆田、宁德四地市,按实验区发展目标和全省产业发展部署,发挥经济、技术、资源优势和各自产业特色,选准重点,按照沿海基地、窗口和内联辐射作用需要,制定闽台农业引进合作具体示范项目。厦门市建立以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为主的城市服务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泉州市建立以水果、茶叶、水产、设施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体系;莆田市以名优水果、甘蔗等大田水旱作物为重点,建立荔枝、龙眼、甘蔗、水稻为主的优良品种实验区;宁德地区可以引进山地开发和水产养殖优良品种技术为主,推广水产品人工育苗,大面积养殖技术等先进技术设备,发展10米以外等深线浅海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拓展远洋捕捞业为重点,发挥临近台湾优势,建立对台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四地市应紧密联接福州、漳州两个实验区,发挥沿海一条线的优势,大力开展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