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着眼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加速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强化产品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学研”联合工程,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合作开发、专利权转让等多种形式,帮助脱困企业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迅速产业化的新技术、新产品。鼓励企业从实际出发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提取技术开发费的比例不得低于销售收入的1.5%。
鼓励企业围绕增加品种、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效益开展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大引进关键技术、设备的力度,加速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组织编制重点脱困企业技术改造计划,优先推荐给有关银行,优先安排国家及地方贴息资金。鼓励企业通过加速折旧、盘活资产、存量变现等方式筹集技改资金。省上安排的工业基本建设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科技成果转化费用、环保治理资金等,优先用于脱困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环保治理项目。
(五)着眼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脱困企业要从单纯偏重生产管理向重视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转变,制订符合企业实际的营销战略和奖励政策,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积极推行代理制、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全面推行产品销售收入与营销人员收入挂钩,鼓励销售人员多销多得。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发展进口替代,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不断拓宽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
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工业产品销售和扩大使用地产品的通知》(陕政发〔1998〕40号),充分发挥流通环节作用,鼓励、支持流通企业最大限度地收购、销售地方产品。对有批量出口的脱困企业,在进口原材料配额和限量登记进口方面给予倾斜扶持。
(六)着眼于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益。脱困企业要继续深入开展“学邯钢、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活动,把加强和改进内部管理作为脱困的根本措施,突出抓好“三加强一提高”: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加强资金运行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注重和加强投资科学决策,避免决策失误。广泛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建立高效、准确、及时的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建立企业增资减债机制,把资产负债率逐步降至合理水平。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作用,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参与企业脱困工作。今年将组织专家对30户企业进行管理咨询和诊断,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六、帮助企业脱困的主要政策
解决企业脱困面临大量深层次矛盾,在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的同时,必须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将优惠政策优先用于脱困企业,帮助企业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