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达我市农业局关于1998年蔬菜生产工作意见的通知

  (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实施蔬菜产业化工程,使我市蔬菜生产在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调整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根据市场对精细菜、特色菜需求的变化,对几大季的坐镇大宗品种总量计划由63%调减至於0%,主要是在原老蔬菜基地调减大路菜种植面积,增加精细、特色菜生产。在新建基地要用参与大流通的观念,既要注意市内市场,也要瞄准市外和国内市场,品种上重点增加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耐贮运的瓜果菜、豆类菜、藕芋及葱蒜类蔬菜等。
  (五)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引进、培育和推广良种。在1998年引进荔浦芋、紫甘蓝等一批优质良种,并扩大青花菜、生菜、芥蓝、荷兰豆等的种植面积,丰富市场,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广淡季蔬菜生产、“两高一优”等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设施栽培水平,遮阳网覆盖栽培面积从1997年的2.2万亩次扩大到3.0万亩次。试验推广超微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试验推广净菜、精菜上市技术。继续健全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并在新建基地乡镇增加蔬菜员、产销员各10名。继续加强技术培训工作。除市和各区、市、县要加强对技术干部、营销工作者进行系统知识和知识更新培训外,要加大力度对农民进行以普及科学种菜知识为主的培训,对产销员和贩运户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管理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素质。
  二、基地建设
  (一)涪陵、万县和黔江的中山区域(海拔在1000—1900米)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淡季蔬菜的自然条件。在该区域建立我市的反季节蔬菜基地,不仅是利用山区的环境生态优势,可以建成我市独一无二的绿色蔬菜基地,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的秋淡蔬菜供应,而且应该瞄准长江沿线乃至整个南方大城市的秋淡蔬菜市场,成为全国性的淡季菜生产基地。这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对于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拟在1998年在涪陵市武隆县境内的仙女山上先实施建设3000亩蔬菜基地,以后再逐年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郊区蔬菜基地设施,提高基地的设施水平,改善生产条件。1998年拟在巴南区的中坝、大足县的龙水、潼南县的桂林坝、沙坪坝区的歌乐山等地,以增加设备为主要内容,继续改造2万亩蔬菜基地,重点是以微喷、喷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为主的水利设施建设和栽培设施配套,使我市蔬菜基地上档次、上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基地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使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有机配套,充分发挥基地设施的作用,发挥投入效益,更好地为蔬菜生产服务。这项工作要作为1998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要求各区、市、县结合农村改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建议将此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