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统计信息为基础的由卫生管理信息与医学科技信息组成的综合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力争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起步快,起点高,用现代设备、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装备卫生统计信息机构,改革卫生统计制度与调查方法体系,扩大信息容量,提高信息质量,加强监测功能,建立和健全卫生信息数据库及卫生统计信息数据库体系,大规模、高效率、深层次、全方位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卫生事业的宏观管理与科学决策服务,为医学科技发展服务。
要继续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方针,充分发挥我市对外开放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卫生领域的国内外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资金,促进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积极组织实施以改善全市医务人员住宿条件为目的的“安居工程”,通过各级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医务人员的居住条件,以稳定卫生技术队伍,充分调动广大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七)完善市级医疗、科研、预防、保健指导中心。
加快市级医疗、科研、预防、保健机构的改革建设步伐,增加投入,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的业务大楼,装备先进设备,补充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医疗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建成具有先进的诊断治疗技术、能承担尖端科研课题、拥有先进科研成果的技术中心,真正起到全市医疗、科研、预防、保健指导中心的作用。
(八)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提高,逐渐普及以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与残疾、自我保健、社区参与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建立广州市的健康教育基地,培训各级健康教育队伍,完善健康教育网络。针对重点人群和突出卫生问题,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宣传部门和依靠教育、文化、文艺、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戒烟、禁毒、合理营养、母乳喂养、青春期卫生与老年保健,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品卫生口腔卫生、精神卫生与职业卫生、预防艾滋病等健康保健知识的传播,开展健康消费引导,遗传与优生咨询等服务工作,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把预防工作的基础建立在提高全社会和社会成员的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上,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和各类卫生单位的基本职能之一,作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真正做到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九)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
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落实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
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要廉洁奉公,勤政廉政,做好表率作用。
认真贯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道德品质、进取精神、法纪观念、卫生习惯和文明意识,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树立起高尚的医德医风,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坚决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实施办法》,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宣传教育和监督制度的建设等进行综合治理,争取在规划实施期间内医德医风有根本的好转,以保证卫生改革和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规划的实施、监测与评价
各级政府都要把卫生事业规划纳入地方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对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工作要加强领导和支持,保证规划的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组织规划实施作为基本职能之一,认真组织落实规划任务,定期监测、评价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并使之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一)规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