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改革要从我市乡镇企业实际出发,重点抓好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对具备条件、有一定规模、效益较好并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原则上按《
公司法》组建规范化的股份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抓好以镇为单位组建乡镇企业集团,形成“一镇一拳头、一村一产品”的生产格局。要以骨干企业或拳头产品为龙头,实行一厂带多厂,组成比较紧密的企业集团。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对一时难以改制的大中型乡镇企业,可实行资产增值承包,通过超额转股、先包后股的办法,逐步改制。对经济效益好,产品有市场,经营者素质较好的小型乡镇企业,可采取增量扩股、存量转股的方式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对小型、亏损的乡镇企业,可采取联合、兼并、租售、出售、租卖结合、风险抵押承包等多种方法改制转制,把改革与改组、改造、加强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和创新企业的运行机制。
四、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广泛开拓市场
各区、县级市要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地缘优势,合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带动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要优化资源配置,继续抓好我市乡镇企业有较大优势的机电、轻纺、建材、皮革、制造、化工食品等六大支柱行业,对主导型企业要在技改贴息、信贷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不断开拓产品市场。要积极开发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名、特、优、新产品,实现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要努力提高乡镇企业与农业的相关度,抓住近年来内外客商看好农业企业发展的契机,大力兴办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企业,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实行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龙头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带动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
五、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要突出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推行能人治企,将管理干部队伍、技术队伍、供销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好。要把强化生产成本管理,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作为增加经济效益的基点,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以国颁标准或国际标准作为尺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保证制度,实施企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成本、销售收入、利润、财务收支和专项基金等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堵塞财务漏洞,防止资助流失。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人大通过的《广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审核规定》,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资产的审计监督制度。要通过创新企业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我市乡镇企业真正实现从主要依靠扩大外延增长,向主要依靠内涵提高的增长方式转变。
六、推进科技兴企,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