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市场建设布局和重点项目。围绕上述目标要求和发展重点,建成高效畅顺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按三个层次规划建设:一是完善中心批发市场的建设,将白云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江村蔬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黄沙水产品批发市场建成国家级的中心批发市场,并实现与全国中心批发市场信息中心联网。逐步解决农副产品由分散到集中销售的问题,减少市场资源浪费;二是要加速集散市场即二级中转批发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芳村、越秀、江南、新□、天河蔬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嘉禾禽畜交易中心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三是完善市区销售市场建设,包括建设一批室内农贸市场,尽快改变个体摊贩占道经营状况。“九五”期间改造和新建室内肉菜市场84个;四是逐步探索设立期货市场,沟通全省,辐射全国和港澳。
此外,要继续加紧建设7个大型机械化屠宰场,做到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要建设大型肉禽屠宰分割加工厂,同时完善各项加工配套设施,提高管理水平。
(三)饲料发展规划
总体思路:依靠科技发展饲料工业,充分发挥现有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研制新产品,进一步开发饲料原料资源,以适应广州市饲养业发展需要。要加快现有饲料厂的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九五”期间饲料发展目标是:
1.预计到2000年,畜牧水产养殖业共需饲料总量为162万吨,按配、混合饲料使用率63%计,饲料工业应提供配、混合饲料107万吨;比“八五”期末的70万吨增加37万吨,年平均增长8.8%,其中水产饲料占10.8万吨,占总产量10%,猪饲料32.2万吨,占总产量30%。
2.加快研究生产高档次、优质的配合饲料,使畜牧业生产的产品优质高档,无药物残留或具保健作用。加强对特种经济动物饲料的研究开发,推动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业的发展。
3.在提高现有添加剂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微生物添加剂如酶制剂、益生素的开发研制,同时加快黄鸡着色剂的研制,开发一个适合我市黄鸡生产用的着色添加剂,替代进口着色添加剂。
4.加强饲料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教育工作,大力推广应用配合饲料,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率,到2000年配合饲料使用率达到65%以上。
(四)科研规划
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中,必须贯彻“科技兴国”的指导思想,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研力度,使我市菜篮子工程科研水平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相适应。为此,一要加强良种培育、引进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二要改善种养环境,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三要生产、加工配套发展,不断提高副食品供应中加工产品包括小包装、半成品的比重;四是搞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农牧渔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增加投入,增强服务能力。
1.发展目标:到2000年,主要“菜篮子”产品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其中优质良种覆盖面积达80%以上,“菜篮子”产品商品率达95%以上;优质水产品占50%以上,优质水果占70%以上,家禽、生猪和奶牛继续保持优质品种当家的优势。保护性设施栽培面积占80%以上。菜篮子工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80%以上。科技进步对“菜篮子”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
2.重点任务:根据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广州市农业实际情况,“九五”期间我市“菜篮子”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1)引进和选育新品种,建立和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以蔬菜、水果、花卉为重点,着重选育优质、高产、抗病虫、商品性能好的新品种;养殖业着重开发优质、高效、抗疫病、饲料报酬率高的新品种;引进、繁养珍稀动、植物新品种。
(2)研究开发种植、养殖业综合增产增收技术。主要从品种、繁殖、种养、收获、保鲜、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等系列配套技术与设备方面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