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开展科技扶持。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是扶持老区发展的重要措施。教育部门要下功夫抓好老区的文化教育,逐步提高老区的整体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要多形式、多渠道为老区培养科技人才。高中、中专、大学招生,应对老区考生给予适当照顾。省继续为老区培养人才。各市、县也应开拓门路,选送一些老区青年到大专院校培养。同时采取办培训班的形式,广泛组织老区人员进行各种科技培训,提高老区劳动力的科技水平。农业、科技部门要扶持老区建立健全农科站、科技协会等组织,使老区科技服务网络化。各地农科、林科等机构要大力向老区推广种养、“三高”农业等科学技术,帮助老区群众提高种养效益。组织、人事部门要继续选派科技干部到老区乡镇挂职,提高乡镇领导班子推广科技的积极性。
(六)落实倾斜政策。多年来,国家和省政府都制订了一系列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倾斜政策,各市、县和有关部门要落实对老区的倾斜政策。在税收、收费方面,要认真落实中共广东省委粤发〔1995〕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粤府办〔1994〕7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该减的减,该免的免。发展小水电是老区的资源优势,各市、县和有关部门应该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制定的扶持小水电政策。今后,凡是对国家和省已定的扶持老区政策不贯彻落实的,各级监察部门要进行监察,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各地和有关部门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制订扶持老区的倾斜政策,更好地促进老区建设的发展。
(七)加强老区基层组织建设。改变老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关键靠有一个善于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领导班子。各市、县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把老区乡镇一级党委、政府和管理区党支部的领导班子建设好,要挑选真正有能力、有干劲、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敢作敢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进领导班子。要关心老区管理区、村干部的生活,解决他们的报酬问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治穷致富的带头人。
(八)广泛调动老区群众治穷致富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老区的扶持,仅是外因,广泛调动老区群众治穷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内因。各市、县、乡镇政府要深入做好调动积极性的工作:一方面要抓好思想教育,教育老区群众发扬革命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等、靠、要”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教育和引导老区群众确立商品生产意识。这方面既要做口头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以典型引导,要下功夫抓出一批典型,让老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以事实促使他们转变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还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各种消极因素,为调动老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