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0号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
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调整粮食购销政策,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第50号)议案,交由省人民政府研究办理。对此,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办理议案工作小组,多次召集省粮食管理储备局、贸易委、计委、农办、农业厅、财政厅、水利厅、工商局、物价局、供销社、国税局、地税局、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单位反复协商研究,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并到江门、台山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办理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现报告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食购销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1992年以前,省对市(地区)实行粮食购销调拨包干政策,下达粮食调出或调入计划,调拨价格统一按国家规定执行,调拨费用由调入方负责。199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我省率先放开粮食价格,按照“计划指导、放开价格、加强调控、搞活经营”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粮食流通新体制。实践证明,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方便了城乡人民生活,减轻了财政负担。1994年,通过采取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层层分解下达粮食生产计划、建立商品粮基地县、制定国家定购粮保护价、实行粮食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粮食播种面积达330.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9万公顷,增长2.4%;总产量1662.66万吨,增产33.5万吨,增长2.1%。我省粮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经受了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和全国性粮价调整的严峻考验。
但是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的增长和各项工业用粮的增加等因素,我省粮食缺口逐年增大,粮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粮食总量平衡的难度加大。1995年我省粮食总量平衡缺口595万吨,主要是流动人口所需的口粮、食品加工和饲料用粮,该缺口要通过进口和省间调剂来解决。全省21个地级市,原来有余粮调出的8个市已变成了缺粮市,原来是缺粮的市,现在的缺口更大了。二是粮食生产困难较多。如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粮食单产不够高等等,使我省的粮食自给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三是粮食财务挂帐有待消化。目前全省粮食企业尚有财务挂帐22.08亿元,每年需要支付挂帐利息2亿多元。四是粮食仓库容量不足,且大部分是70年代以前建造的。截至1994年底,全省有较完好的仓容364.4万吨,急需大修理但却仍然在使用的仓容120.9万吨,待报废仓容26.7万吨。但实际能使用的只有340万吨的装粮能力,比实际需要库容少200万吨至300万吨。五是粮食市场建设和网点建设还不适应需要。许多改造后的城区和新建的居民点,没有同时建设粮油销售网点。粮食市场建设刚起步,全省尚未有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粮食市场。粮食流通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滞后,远不能适应目前加强粮食宏观管理、搞活粮食流通的需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