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水产局关于加快渔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占领省内市场,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加大科技兴渔力度,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和高科技工厂化养殖。努力增加投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水产品加工、保鲜和流通,提高水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积极发展游钓、观光渔业,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河西以张掖地区、酒泉地区和永昌县为主建立起全省较大规模的冷水性、温水性鱼类繁殖基地和养殖基地,重点发展虹鳟鱼、鲟鱼、梭鲈、草鱼等品种;中部以兰州市、白银市和临夏州为主,建立冷、热水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基地,大力发展武昌鱼、虹鳟鱼、鲫鱼、彩红鲷、虾、蟹等品种;陇东、陇南建立起名特优品种养殖基地,大力发展中华鳖、罗非鱼、鳜鱼、乌鳢等品种。全省各城镇郊区逐渐建立和完善一批游钓、观光渔业基地,丰富城乡群众的物质文件生活。
  奋斗目标是: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全省水产品产量,到2000年达到1.5万吨,名特优新品种比重提高到总产量的30%,2005年达到3万吨,名特优新品种比重达到45%,2010年达到6万吨,名特优新品种比重达到总产量的65%,渔业经济在全省农业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渔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一)积极推进科学进步,大力发展名优高效渔业。
  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虹鳟鱼、鲟鱼等冷水型品种的养殖,积极研究驯化细鳞鲑、厚唇重唇鱼(石花鱼)等土著名优品种,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渔业。建立生产、科研、教育三位一体的渔科教体制。各地可根据各自实际建立2-3个渔业示范村和一批科技示范户。省水产局重点抓好1-2个渔业经济开发区或示范基地。各级水产主管部门要结合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和规范化培训,积极推广和普及渔业良种技术,高效生态渔业技术,网箱和稻田养鱼技术,名、优、特水产品种的规范化养殖技术,塑料暖棚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水产科研机构要按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尽快在虹鳟鱼的中长距离运销、大水面开发、水产品加工及低洼盐碱地开发养殖、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稳定渔技推广队伍。鼓励科技人员和农民结合,建立新型的多种所有制中介科技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全省水产技术推广网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渔业科技的投入。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渔业劳动者的素质。
  (二)合理开发渔业资源,加大渔业扶贫力度,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