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近几年应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改造现有县乡村道路,本世纪末实现乡乡通公路、90%的村通车。
2.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确保在建水利工程项目资金到位,按期发挥效益。用两年时间改善民族县县城供水状况,让城镇居民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解决贫困乡村人畜饮水困难。
3.本世纪末解决村村通电问题。对于大电网覆盖不到的牧区村,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光电照明等多种形式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用电问题。
(二)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1.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步伐,下决心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近5年,临夏州“坡改梯”每年要达到12万亩,实现人均1亩梯田。
2.继续搞好集雨节灌工程,本世纪末农村贫困户户均2口水窖,人均0.5亩集雨补灌地,解决干旱山区缺水问题。
3.搞好经济林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本世纪末户均达到1亩经济林,增加农民收入。
4.加快牧区草场承包步伐,多渠道增加草原建设、草场围栏、畜种改良的投入。逐步改善牧区牲畜饮水状况。加强草原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财源建设步伐
1.加快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大资源开发性项目的投资,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和生产布局,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2.培植地方财源。每年筛选一批效益好的项目,省级财源建设资金给予重点支持,不限比例。培养一批利税大户,缓解民族地区财政困难。
3.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开放型、规范化的市场网络。落实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优惠政策,解决农牧民买难卖难问题。
(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教育资金要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强牧区寄宿制教育和山区复式教育。本世纪末,除碌曲、玛曲、积石山、东乡县外,其他民族县(市)实现“普初”和扫除文盲。
2.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按照省上制定的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抓紧实施,初助资金要高于其他地区,逐步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3.加强“科技扶少”工作。省级科技部门要为民族地区安排一批实用技术推广项目,帮助搞好产品开发和项目论证,每年组织两次科技下乡活动。
三、实行特殊政策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