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的广播电视网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建成了有线、无线、光缆、微波和卫星等多种传输方式相结合的全省广播电视网。到1998年底,全省共有广播电台33座,其中省级广播电台1座,地、市级6座,县级26座;中(短)波发射台、转播台24座,调频发射台、转播台50座;广播专线38490公里,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73.63%。全省现有电视台14座,其中省级电视台1座,地、市级台13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1325座,其中1千瓦以上的27座;卫星地面站3479座,微波传输干线3308公里,全省电视人口覆盖率为74.14%。全省建立有线电视公用天线系统389个,有线电视台6座,用户终端达95万户,已基本形成覆盖大部分城市的广播电视网体系。
3.计算机网络逐渐增多,互通互联已成趋势。
计算机网络近几年在我省不断增加,国家确定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均已开通,甘肃经济信息网(GSEInet)正在建设之中,30多个行业与国家专用网基本连通,金融、海关、民航、铁路等行业实现了多级连网,部分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局域网和内联网(intranet)。截至1998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类局域网200多个,安装各类计算机7万多台,联网工作站近万台,上网用户达1.218万户,另有一大批企事业单位利用国际互联网发布信息,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信息产业有了较好的发展,并已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定的发展。据统计,1998年全省信息产业规模达到了37亿元,其中:邮电通信业为17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15亿元,其它5亿元。全年共自产自销数字/模拟集成电路4279.2万块,电子专用设备及专用测量仪器354台/套,移动通信设备(铁路列车无线调度设备)3244部,卫星地面接收设备300套,电话机10万部,计算机彩色显示器47.3万台,组装销售计算机系统24000台/套(不含外购)。信息服务业内部呈多元化发展格局。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基本成立了信息机构,形成了以政务、经济、经贸、科技、统计、农业、物资、商业八大信息系统为主干的政府信息系统。到1998年底,全省信息服务业工商登记总数近1100家,这些企业在信息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商品交易、经纪中介及电子信息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信息服务业在支持宏观决策、引导微观经济活动、便利个人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我省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呈多种形式,许多部门和单位及民间的信息服务企业,根据本身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各类咨询等形式,向政府、企业、社会提供了内容广泛的信息服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金融、法制等诸多方面,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