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13、加快学校后勤改革的步伐,努力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要逐步把现有的后勤服务系统从学校中剥离出来,变福利型服务为经营型服务,使之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到2005年,全省基本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各级政府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建、经营学校公寓、食堂等后勤设施,并实行减免税费等各项优惠政策。
  14、加快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要精简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压缩非教学科研人员,逐步提高师生比。对富余人员,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转岗和培训,鼓励到其他行业发挥才干。加大学校内部分配改革力度,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继续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优化队伍,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
  15、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组织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综合开发,加大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创造条件在高等学校集中的城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科技园区。有条件的高校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兴办高新技术企业,使之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基地。
  城市各类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在岗、转岗和下岗职工提供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农科教结合,实行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证
  16、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加强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勇于探索创新;要增强法制观念,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17、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到2005年,小学、初中教师要全部具备合格学历,高中教师90%以上达到合格学历,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者的比重达到25%左右,高中阶段骨干教师中应有一定数量达到研究生学历;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70%以上;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学历者达到35%左右,本科院校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学历者达到10%左右。
  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全面开展以培训中小学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用5年左右的时间,省级培训100名教育教学专家、1000名学科带头人、10000名骨干教师。有计划地开展中小学教师提高学历培训工作。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师资建设要实行专职、兼职相结合,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培训骨干教师。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