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教育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4、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根据河南实际,要坚持“低重心运行,高层次突破”的教育发展战略。即继续把发展中初等教育和农村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同时,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取得突破,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在各类教育事业发展中,要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工作指导思想,既要积极发展,又要从河南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提高办学效益,推动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5、大力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普九”后的巩固提高上。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强化“两基”政府行为,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城镇薄弱学校建设,调整中小学校布局,认真解决好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高峰和初中学生辍学率偏高问题。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好特殊教育工作,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大力发展幼儿教育,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普及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6、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05年前,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7%左右,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10%以上。2000年,在省辖市和行署所在地的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5年努力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新建、扩建、改建、联办、民办等多种形式办学,努力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促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继续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教育部门指导、社会各界兴办”的方针,放开搞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调整职业学校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学制和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每个县(市)都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所职前职后相沟通、多功能的综合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成人教育。要切实搞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努力办好乡村成人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把巩固扫盲成果与学习实用技术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7、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从2000年到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年均增长10%以上;18-22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由现在的7%提高到11%左右,到2010年,达到15%,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继续加强“211工程”建设,争取使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跻身国内高校先进行列;争取建成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同时要大力调整学校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本科院校由现在18所到2005年发展到25所左右,本专科招生之比由现在4∶6调整为6∶4,大力发展工科、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加快发展开放式远程教育,构成终身学习体系。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建立完善开放式教育网络,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发展函授、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等教育。通过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