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青岛市征收农业特产农业税实施办法》(发布日期:1994年11月21日 实施日期:1994年11月21日)废止青岛市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暂行办法
(1987年6月20日 青岛市人民政府)
为了平衡农村各种作物的税收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农业税的若干规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试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凡从事农林特产品生产,取得农林特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都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及本办法缴纳农业税。
二、下列各项农林特产收入,均属征收范围:
(一)园艺收入,包括水果(苹果、梨、葡萄、桃、杏、枣、柿子、山楂、樱桃、石榴等)、人工培植药材、桑蚕、花卉、苗木等产品的收入。
(二)林木收入,包括木材、花椒、核桃、板栗、柞树叶(养柞蚕)、腊条、柳条、荆条、紫穗槐条等产品的收入。
(三)水产收入,包括水生植物(蒲草、芦苇、藕等)、淡水养殖、滩涂养殖等产品的收入。
三、农林特产品的面积、产量,承包给单位和个人的,由村民委员会根据当年实际情况,组织民主评议,报乡镇政府审查核定;国营农场的,按当年实际面积、产量核定。
四、农林特产品的计税收入,按各品种的当年评议产量或实际产量以计税单价计算(计税单价由市统一规定)。
五、税率,按农林特产品计税收入的5%计算征收。对少数收入多、获利大的农林特产品收入,税率可适当高于5%,但最高不得超过15%,具体品种的税率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具体意见,报市政府批准。
农林特产农业税的地方附加,按照当地现行农业税附加比例征收,最高不得超过正税的15%。
六、农林特产农业税,由乡镇政府按照收获季节直接组织征收。内部实行承包责任制的,由村民委员会按照农林特产品收入多少,落实到承包户(组),并编造分户负担清册,经乡镇政府审查批准后,组织缴纳。
七、对种植在定产地内的农林特产品收入,过去已经比照粮田征收农业税的,应按本办法改征农林特产税,扣除原负担农业税的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