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山东省社会力量办学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失效]

  第三条 社会力量办学,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政府法令,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检查监督,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第四条 社会力量办学必须具备与学校性质、任务、规模相适应的条件:
  1.有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和熟悉教学业务、学有专长的人员主持学校的领导工作。主持办学的人员必须在本地有正式户口。
  2.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办学方案和教学计划。
  3.有符合国家教委规定的合格的专、兼职教师。
  4.有必要的教学、实习场所和设备(包括租用和借用)。
  5.有正当可靠的经费来源(包括收取合理的学费)。
  6.有切实可行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制度。
  第五条 社会力量举办的需承认学历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达到规定的设置标准和质量考核标准。设置标准和质量考核标准由省教育主管部门参照国家举办的同类全日制学校的标准另行制定。对新建学校的办学质量,实行考核验收制度。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对新建学校第一届毕业生进行考核验收。
  第六条 社会力量办学,不论属那一级的单位,均须在所在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劳动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1.举办不计学历的幼儿园(班)、文化补习学校(班)和初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城市由市(或区)教育局批准;农村由县教育局批准,报市、地教育局备案。
  2.举办不计学历的各类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班),由市、地教育局批准,报省教育厅备案。
  3.举办需国家承认学历的小学由县、市(区)教育局批准;初中由市、地教育局批准,高中由省教育厅批准。
  4.举办需国家承认学历的技工学校,由省劳动局审核,省教育厅批准。
  5.举办需国家承认学历的中等专业学校,由省教育厅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举办需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审批权限和手续按国务院、国家教委规定执行。
  6.公民两人以上合办的各类学校,按以上批准权限,由一个出面申请,并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7.在职的国家职工不得私人办学。
  8.变更学校性质、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课程,更换主办单位、主办人或学校停办,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