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方案。承办单位接到议题(课题)后,要认真组织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各方面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协商论证。方案提出后要广泛征求意见,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部门之间协商未能就解决问题达到一致意见的,必须如实、明确、具体地列举有关不同意见,以便省政府领导决策。凡未经部门认真研究或未经部门之间充分协商的问题不得上报省政府。
3.提交决策。上报省政府的方案由省政府分管秘书长或办公厅分管主任负责把关。分管秘书长、主任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征求意见,组织协调、论证。待各方意见统一、方案成熟后,提交省政府决策。提交决策的方案应包括前期论证及协调情况、决策依据、利弊分析、相应对策、倾向意见等内容。
(三)决策的确定。省政府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决策途径。传达和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委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事项决策,研究和部署省政府重要工作,需报请国务院审定的重要事项,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定的议案,由省政府颁布的行政规章,一般由省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决定。省政府日常工作中事关全局、需要统筹安排的事项,全省性重要会议的准备,一般由省长办公会议决定。涉及多个部门的一些专门问题,由省政府专题会议决定。
(四)决策的实施。凡省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坚决执行,并定期反馈贯彻落实情况。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执行政务督查制度,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督促、检查、协调、反馈等手段,及时了解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维护政令畅通,确保省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省政府在重大事项决策的整修过程中始终要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沟通,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反映,进一步推进决策民主化,完善政府决策,不断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
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是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决策的基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加强调查研究,有助于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密切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促进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省政府及省政府组成部门的领导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各位领导每年都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科研第一线,主动向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批评。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基层建立相应的调查研究联系点,多和基层干部群众交朋友,拜他们为师;定期不定期地向他们了解情况,关心他们的困难,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