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规划》的通知

  十三、积极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继续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农村基础教育体制。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配套的农村教育体系。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好“希望工程”。在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办好中等职校和成人教育中心,抓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函大、夜大等业余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科学素质。
  (二)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1.有农业的区和各县以及建制镇要建成和完善一批不同规模、档次较高的文化馆、站,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格调高雅的农村文化格局。进一步健全农村广播网,积极培育、规范农村文化市场,扶持健康的文化产品。建成天津市农业图书馆,区县图书馆要按照国家标准充实完善,有条件的乡镇要建立相当水平的图书室、馆。
  2.积极发展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实现人人享有初级以上卫生保健。进一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合理调整布局,加强中心卫生院建设,逐步增加先进的医疗卫生设备。加强农村基础医疗卫生设备。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力争达到每千人拥有医生3人以上。努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建设卫生厕所,集中处理粪便、垃圾,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培养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提高镇容村貌的整体环境水平。
  3.继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农村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和体育锻炼达标率明显提高。改善体育设施,逐步完善区县体育场馆,搞好配套,为群众性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三)继续实行计划生育
  坚持把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奔小诏、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大力倡导生育文化,转变生育观念,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
  (四)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增加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在农村生产领域,建立保险制度和农村灾害自救互助制度。进一步推行养老和医疗保险,大幅度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社会养老保险普及率达到80%以上。
  2.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福建事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乡镇一级建设敬老院、福利院,使孤、老、伤、残人生活切实得到保障。鼓励农民集资、参股从事农村福利事业,创立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
  3.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逐步提高标准,保障农村贫困者的基本生活。
  十四、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一)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实现农民群众当家做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制度,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如实地、按期地向村民公开;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各项村务活动都要照章办事,使干部的行为受到群众的有效监督。加强农业和农村立法、执法工作,搞好法律宣传、法律教育和法律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注意发现并及时消除农村不安定因素,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农村恶势力和邪教犯罪活动,禁止“黄、赌、毒”,搞好专项斗争和重点治理,为农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以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为主要形式,进一步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采取有效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增强科学意识,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反对封建迷信,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