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本市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

  (一)对于两年协议期满未实现再就业,并且根据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距离岗休养年龄不足1年的下岗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同意后,可以续签1年协议,待达到离岗休养年龄后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并办理离岗休养手续。
  (二)企业招收的占地农转工人员,停工企业中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合同期未满、符合“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并且有就业要求”(即“三无一有”)条件的人员,可纳入下岗职工范围,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
  (三)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中,凡1959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男职工和196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女职工,个人开办社区服务项目、劳务输出、从事公益性劳动等形式实现再就业,并取得一定收入的,经本人与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将社会保险关系保留在企业,本人出再就业服务中心,但协议中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三、关于拓宽再就业渠道的有关政策
  (一)劳务派遣组织是组织下岗职工采取劳务输出形式、以劳务服务为经营项目的企业。下岗职工比较多的企业要选拔事业心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员,投入一定资金、设备、场地,创造条件,积极兴办劳务派遣组织。
  1.劳务派遣组织可按规定享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市地税部门给予的安置补助费、社会保险补助费、劳服企业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2.根据劳务派遣组织安置下岗职工的规模,同级财政和失业保险基金按各负担二分之一的比例,给予劳务派遣组织一次性专项补助经费。
  3.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对符合规定的劳务派遣组织,给予3年营业税等额补助的支持。
  4.设立非公司形式的劳务派遣组织,注册资本最低可为3万元。
  (二)社区就业组织是在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服务性企业,具有公益性、收费低廉、服务面广、项目众多等特点。主要从事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小区保洁、保绿、保安、保养、维修、清洗、拆洗缝补、接送儿童、社区车辆看管等服务项目。社区就业组织可以由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劳务派遣组织、各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开办,也可以由下岗职工自办或合伙兴办。
  对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社区就业组织,由同级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安置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助经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取得营业收入的,可按照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