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次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共25个。它们是:
南长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池子、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文津街、景山前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景山后街、地安门内大街、陟山门街、五四大街(以上14个街区位于旧皇城内);
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国子监地区、阜成门内大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东交民巷(以上7个街区位于旧皇城以外的内城);
大栅栏、东琉璃厂街、西琉璃厂街、鲜鱼口地区(以上4个街区位于外城)。
此外,水系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是城市历史面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系的具体保护和控制范围按市政府关于市、区河道隔离带规定执行。
(二) 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主要特色是:
1.南长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池子、北池子、东华门大街等6个街区位于旧皇城内故宫的东西两侧,是皇城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南、北长街和西华门大街位于故宫与中南海之间,南、北池子和东华门大街位于故宫和太庙以东、原东皇城以西,是衬托故宫等皇家宫殿建筑群的最重要地区。这些地区在明代主要是为皇宫服务的衙署、寺庙等,自清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以居住为主的街区,目前仍有传统的居住街道的空间尺度、良好的街道绿化(槐树)和较为安宁的居住气氛。南、北长街内有福佑寺、昭显庙、升平署戏楼等文物保护单位,南、北池子内有皇史、凝和庙、普度寺大殿、南皇城城墙和军调部(1949年中共代表团驻地)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2.文津街、景山前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景山后街、地安门内大街、陟山门街、五四大街等8个街区位于旧皇城北部地区,分布在景山、北海等重要文物景点的周围,是最靠近旧城制高点、景山的街区,也是皇城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区在明代皇城内主要是为皇宫服务的后勤供应衙署,清代以后逐渐演变为以居住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两侧有故宫、景山、北海、团城、中南海、大高玄殿、老北京图书馆、北大红楼等著名的文物古迹。景山东街、景山后街、地安门内大街沿街还留有明代街墙遗存,附近有毛主席故居、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北大地质馆旧址、嵩祝寺及智珠寺等文物保护单位。陟山门街是联系北海东门(陟山门)与景山西门之间的一条有特色的小街。在这一地区还有一些北京旧城中重要的传统景观视廊,如景山万春亭、鼓楼,景山万春亭、北海白塔,文津街和五四大街的对景故宫角楼等。这些街区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景山、北海、故宫等文物的重要“背景”。
3.什刹海地区。什刹海地区历史悠久,金代即在此建大宁宫;元代为大运河的终点,钟鼓楼一带成为当时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明清两代是权贵王府、深宅大院的集中处,也是北京内城民间居住、生活、游憩的场所。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积水潭三个湖,是北京旧城最重要的融水面风光与民俗文化于一体、富有老北京特色的传统风景地区和民居保留地区。什刹海地区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钟楼和鼓楼、恭亲王府花园,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0余处。这一地区还有很多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场所,如银锭桥、后门桥(元代大运河漕运终点)、汇通祠(北京长河引水终点处)等,还有一些传统城市景观视廊,如鼓楼、景山万春亭、银锭观山、德胜门与钟鼓楼等。什刹海地区也是老北京城传统四合院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由于受水面形状的影响,胡同以曲折和不规则而成其特色。传统四合院遗存主要集中在柳荫街、金丝套地区及西海西段,具有传统特色的小街有烟袋斜街、白米斜街等。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