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是抢占21世纪知识经济制高点的竞争。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发展态势进一步反映了加快高科技发展的现实性、紧迫性。作为国家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继八十年代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九十年代开发开放浦东之后,21世纪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必将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始。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是超越科技、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关村不单是北京的中关村,也是全国的中关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科学、全面、长远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规划,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有利于科技、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不仅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决策,而且对实现我国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国务院各部门支持下,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建设、改善服务环境、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使未来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更具有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凝聚力;对国内外投资的吸引力;对传统产业的辐射力;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发达、企业富有活力、环境清新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具有现代气息的智能化科技园区。
三、目前已经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998年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关于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关于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最近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吸引国内外投资在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办法》。
(二)进一步加强了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