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防御其它自然灾害。
其它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景、冻害、以及疫病、毒害等。防御和减轻这些灾害要进一步提高灾害预测、预报、灾害评估和治理水平,建立并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全省灾害信息网络及辅助决策系统,增强对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要建立一支能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的防病抗病队伍和急救网络系统,提高全民防病抗病意识,从而使灾害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防灾减灾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各级政府要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计划,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灾害应急预案。要强化减灾综合协调机构的功能和职能,省减灾协会要在制定规划、计划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发挥其跨部门、跨学科的综合协调职能,当好省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参谋和助手。省政府有关厅局要分工负责,通力合作。有关方面要根据规划要求,把防灾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并在加强预防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救灾队伍和装备建设。做到一旦灾害发生,能够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切实保障灾民生活,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二)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
要继续搞好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江河治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处于灾害危险区域的城市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等工作,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建设中,要认真组织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所建工程进行前期调研、立项认证等工作;要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开拓和利用国际援助和贷款;要确保工程建设的组织落实,从而优质有效地完成工程项目建设。
(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科研和灾害综合治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我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进行。
要组织有关科技力量,完成对全省自然灾害的全面普查,建立自然灾害数据库,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做好灾害评估工作,制定全省统一的灾情统计标准,加强全省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防灾减灾信息的共享机制,提高抗御灾害的应急能力。
减灾协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承担防灾减灾的课题研究、工程项目的论证鉴定,参与多方面、多领域防灾减灾科学化管理和政府决策咨询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