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内在规律,从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快产品、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培植“小巨人”企业群。推动中小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快速成长壮大,逐步形成在某一领域、特色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小巨人”企业群。突出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创新力强的特点,提高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和整体素质。
--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功能,帮助中小企业选准产品、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努力为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快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1996年,省委、省政府批转了省体改委等11个部门《关于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若干意见的通知》(省委发〔1996〕33号),1998年,又下发了《关于坦步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的通知》(省委发〔1998〕27号),接着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全省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文件。为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一)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坚持多种形式对中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国外资金、企业职工资金,将投资主体单一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企业改制要注意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企业改制形式和股权设置要尊重职工意愿,股权设置要合法、合理。
2.鼓励个人、私营和省外、境外企业出资控股或全资收购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购买者要出具不低于购买企业价款的有效资信证明。中小企业的出售,要以国资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值为底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竞价出售。本企业职工有优先购买权。
3.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制企业,允许股权在职工内部转让,允许不等额入股,引导有条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逐步改制成为规范的公司制企业。
(二)加快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4.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引导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与大公司、大集团互为配套、互为市场;发展科技型、外向型企业,使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产品上档次,经营上规模,管理上水平;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租赁、收购等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通过所有制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5.重点培育一批企业整体素质比较高,发展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小巨人”,使之成为地县经济发展的骨干。基本条件是:初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经营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能力,主导产品是高新技术、陇货精品或出口创汇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盈利水平高,领导班子好,基础管理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