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条 部门、单位负责人审定审计报告,批准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经批准的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
第二十七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提出申诉,该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十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档案,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对模范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经济效益显著的单位和认真维护财经法纪的个人,可以向本单位负责人提出给予奖励的建议。
第三十条 内部审计工作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对工作成绩传导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
第三十一条 内部审计机构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向本单位或有关机关提出给予行政处分、追究经济责任的建议:
(一)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会计资料等证明材料的;
(二)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磷光审计监督检查的;
(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四)拒绝执行审计决定的;
(五)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并由审计机构吊销内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证:
(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玩忽职守、给国家或者被审计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或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单位负责人和其他人员对依照国家规定和本办法履行职责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给以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非国有经济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