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农机总动力达到900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5万台,农用汽车4.5万辆,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农机总作业量12亿标准亩,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150亿元,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二、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机化创新发展的路子
(四)鼓励农机经营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要继续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农机经营,充分尊重农民自主购买农机的权利,搞活农机服务市场,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鼓励公平竞争。鼓励社会投资兴办农机服务事业。
集体农机经营单位要积极开拓市场,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营。要明晰产权、搞活经营,有条件的应尽快实行承包经营、租赁或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努力提高经营效益。
(五)建立和完善适应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行农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五统一”管理,努力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农机或其它形式的农机实体参与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通过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或专业化机械服务组织,开展跨乡、县、地区的农机作业,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扩大农机作业市场空间,提高农机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
(六)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农机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健全以农机教育培训、科研推广、管理、使用、供应、维修、安全监理、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监督、信息服务等主要内容的农机化服务体系。按照提高县级、强化乡级、发展村级、扶持专业户的要求,逐步形成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业户为补充、适应市场需要、功能齐全配套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鼓励兴建乡村农机服务队、专业服务队、专业服务公司、农机股份合作组织
以及农机经营者协会等。要适应市场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大胆探索农机具、农用油料、零配件经营和维修培训服务体制改革的路子,放活农机要素市场,盘活农机具、设施等资产存量,帮助国有和集体农机修造企业走出困境。
(七)增强农机服务组织自身活力。各级农机服务组织要按照“围绕事业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搞好服务增实力”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兴办经济实体,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各级政府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机服务组织建立自己的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对农机服务组织兴办的实体要坚持谁主办、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不得平调、侵占其资产和改变隶属关系。
(八)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农机服务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对实现农业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关键是通过联合、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大力培植下连千万农机户,上连区内外大市场,以农田作业服务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为重点,建立各类农机龙头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选择一批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农机服务组织进行重点推动,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