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

  (一)水土流失继续加重。我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总量1.7亿吨,分别较解放初期增加了1倍多。虽然近年来得到一定的治理,但资源开发和生产建设仍产生了一些新的水土流失,流失面积呈增加的趋势。
  (二)森林生态功能退化。虽然我省有林地已达1.374亿亩,但阔叶林少,针叶林多;防护林少,用材林多;成熟林少,中幼林多;混交林少,纯林多,导致森林生态功能退化。
  (三)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全省800多种野生动物有59种濒临灭绝,5000多种高等植物中有88种已经极为稀少。解放初期全省山丘区时常出现的华南虎和金钱豹如今难觅踪迹,野生鱼类、鸟类资源也明显减少。
  (四)洞庭湖生态恶化。由于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四水”和长江“三口”泥沙淤积和洲滩围垦,洞庭湖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据观测,平均每年沉淤在洞庭湖的泥沙在1亿吨以上,平均每年淤高3.5厘米。
  (五)土地质量下降。因水土流失,全省有100多万公顷的一级耕地降为二、三级耕地,28%的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有34.5万公顷的山地沦为石裸地,80多万公顷水田潜育化或次生潜育化。
  (六)农业环境污染加剧。全省因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及工业“三废”排放已污染土地528万公顷,“四水”70%以上的河段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七)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九十年代以来,我省火灾频繁,而且灾害损失日趋严重,1991年为28亿元,1998年达到329亿元。山丘区旱灾由过去的1.28年发生一次提高到1.1年发生一次,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率也明显增加。
  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和危害。如果任期发展,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我省生态环境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充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要求,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布局,分类指导。
  2、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农艺、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封山植树与发展农村能源相结合,退耕还林还牧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退耕还湖与发展养殖业相结合,突出重点工程,选准突破口,重点推广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实用技术。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