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淮河上游伏牛山区:包括许昌、郑州、平顶山、驻马店4个地市2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1911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7970平方公里。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坡耕地及荒山面积较大,特别是低山丘陵区,由于垦殖不合理,植被破坏严重,水资源缺乏,干旱威胁较大。这一区域又是我省的暴雨中心地带,极易形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加大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搞好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积极发展林果业;兴修塘堰坝工程,拦蓄地表径流;闸沟造地,整修梯田,扩大基本农田;调整作物结构,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
(四)桐柏、大别山区:包括信阳、南阳市的13个县(区),土地总面积24103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018平方公里。这一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丘陵地区表风化物疏松,降水较多,降雨强度较大,现有林种结构不合理,加之滥伐森林、滥垦耕地,常因降雨造成水冲沙压良田,泥沙淤积塘库。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实行封山育林,设立天然次生林保护区,恢复和保护林草植被,采取乔灌草混交,立体种植;整修梯田、塘堰坝,对坡地茶园、“久水田”、“落河田”进行改造,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五)太行山区: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4个市的13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1120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432平方公里。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谷深坡陡,土薄石多,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只有5.55%,是全省山丘区林草植被最稀疏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加快荒山绿化步伐,在海河上游重点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大力开展兴修梯田、修建水窑、水池和防洪固地工程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推行和普及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技术和抗旱造林技术。
(六)平原风沙区:包括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许昌等10个地市的43个县(市、区),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68万公顷,其中流动半流动沙丘面积4.3万公顷,是平原农区中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以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为重点。突出抓好同现有流动半流动沙丘的防风固沙林建设,尽快将毁林种地的防风固沙林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沙区林草植被;围绕城市市区和主要铁路、公路干线开展绿化美化工作,实施城郊生态防护林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减轻风沙对城镇和交通干线的危害;调整种植业结构,将目前的“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同时要大力发展沙区畜牧业,改良土壤,发展节水灌溉,控制荒漠化扩大的趋势。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