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管公有非住宅用房或经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单位自管公有非住宅用房,其租赁合同中对遇城市房屋拆迁租赁关系处理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未作约定的,其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按本条第一款规定办理。
(二)租赁双方未签订书面租赁合同,或租赁合同未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租赁双方应向房地产管理部门补办租赁登记手续,并按有关规定补缴税费后方可办理拆迁补偿手续。
第四十条 《办法》所称私有非住宅用房,是指私人原按非住宅用房审批建造或购买,房屋所有权证记载房屋设计用途为非住宅,列入拆迁时实际作非住宅使用的房屋。
列入拆迁时停业闲置实际未作非住宅用房使用,或改作住宅用房使用的,可按相应经济补偿金的80%和设施经济补偿的60%予以补偿,但不按
《办法》第
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计发经济补贴。
第四十一条 所有人经房地产管理部门批准,将私有住房全部改作非住宅用房,自己合法经营或出租(出借)供他人实际作非住宅用房的,视作非住宅用房,由拆迁人对所有人和使用人分别支付经济补偿金和
《办法》第
四十六条规定的经济补贴以及设施经济补偿。
所有人经房地产管理部门批准,将私有住宅用房部分改作非住宅用房,自己合法经营或出租(出借)供他人实际作非住宅用房,部分仍作住宅用房的,拆迁时其非住宅用房部分由拆迁人给予经济补偿。住宅用房可安置使用面积按被拆迁人原住宅用房使用面积减去已改作非住宅用房的剩余使用面积,加上
《办法》第
二十一条规定的易地安置可增加的使用面积计算。如可安置使用面积低于本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低限标准的,按本细则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办理。
第四十二条 拆迁属单位所有的职工集体宿舍,按照拆迁公有非住宅办公用房使用性质给予相应经济补偿金和设施经济补偿。被拆迁单位在使用经济补偿金时,可按本细则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免缴有关税费。
第四十三条 拆迁非住宅用房,其建筑容积率低于容积率基准值的部分,拆迁人应给予补拆迁人适当的经济补偿,但被拆迁人已经按照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取得经济补偿的除外。拆迁直管非住宅用房的,该经济补偿按所有人与使用人各得50%的比例分配;拆迁属单位自管的非住宅用房的,该经济补偿支付给所有人。容积率基准值以及经济补偿的标准由市、县(市)和镇海区、北仑区物价管理部门会同房地产、土地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 《办法》第
三十八条所称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是指经计划、城市建设、财政主管部门专项审批列入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建设年度计划的道路、桥梁、供水、供热、供电、供气、通讯管网、输变电站、排水泵站、公交场站、环卫、消防、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
第四十五条 《办法》第
三十八条所称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是指经计划、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审批的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学校、医院、体育馆(场)、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群艺馆及公共厕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