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化的商品市场体系
1.重组商品市场,提高市场档次。有重点选择几家年成交量在50亿元以上、专业特色鲜明、辐射功能显著的商品市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实行“一场一策”,分别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总结轻纺城兼并扩张的经验,有重点地搞好大型专业市场的结构调整。
2.进一步改革营销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连锁经营,促进流通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组建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型连锁集团。鼓励基础较好并有名牌效应的工贸企业发展连锁网络,实现规模经营。积极推行消费信贷。
3.深化粮食、棉花、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系统的改革要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在搞好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离的基础上,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新机制,搞活粮食流通。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切实搞好棉花、化肥流通体制改革。
4.进一步加强市场立法和执法监督,努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市财办、工商局、粮食局、供销社、农经委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四、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政策机构改革方案、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促进各类事业单位的调整,促进面向社会,增强活力,减轻财政负担。
(市人事局、编办、体改委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二)以规范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为重点,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和营运体系。对已出台的有关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组建和运作的政策要尽快到位,规范操作。对由专业经济部门成建制转体形成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要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职能的转变;加大对转体的控股公司和集团公司的重组和调整,形成若干个跨行业的资产经营机构。同时,研究外经贸委、商业等系统行业管理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分离的方案。
(市财税局、国资局、体改委、经委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三)加快建立政企分开的投融资体制,强化投资主体风险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竞争性行业,以技术改造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研究制定深化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案。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研究完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的政策措施,更多地吸引非国有单位,特别是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投资。研究简化审批手续,减少收费项目的具体措施。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度、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市计委、经委负责,有关部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