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调研工作是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质量的需要,是更好地为领导服务的需要。信息调研,必须紧紧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要选择政府领导关注的重点、难点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确定题目,开展调研。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根据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调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成绩、经验和问题;调研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的重大情况;调研各地、各部门开展工作的思路、进展和成效,调研重大的社会动态和重要的社情民意;调研国家重大改革政策、措施出台后的运行情况和问题。信息调研要有针对性。信息工作人员每年要利用一定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重点地开展调研活动,力争多为领导提供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信息精品,不断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各政务信息工作部门,在做好自身信息调研的同时,还要主动协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灵活多样地开展信息调研,既可单独调研,也可采取联合的方式调研。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实际,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信息调研工作的开展。各地市和驻外办事处每年要保证向省政府报送2件以上的调研信息,省直部门每年至少要报送3件。今后,省政府办公厅将对各地、各部门上报省政府的调研信息进行评选,对优秀调研类信息予以通报奖励。
四、坚持喜忧兼报的原则,增加问题信息的报送力度
信息上报要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喜忧兼报。要注意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中遇到的宏观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从而取得上级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同时要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和呼声,使政府的决策充分体现社情民意。各级领导和信息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报忧”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要树立大局观念,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从而使领导能够把握全局,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正确决策。要建立重大信息审批、报送制度,严格把关。发现有瞒报行为的,要在一定范围通报批评,对因瞒报造成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五、搞好网络建设,实现政务信息引导功能
信息网络是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基础和载体。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扩大网络的覆盖面,提高网络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实现政务信息的引导功能。要巩固和发展原有地市、省直单位和各驻外办事处形成的政务信息网络。省政府的信息网络要扩大到县、乡,要覆盖到部分企事业单位,并逐步覆盖全省。在做好为省政府报送信息工作的同时,各网络成员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省政府信息网络优势,互通有无,实现信息互惠共享。网络建设,是政务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省政府信息网在做好为政府系统内部单位服务的同时,要不断扩大网络的覆盖面,把更多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吸纳进来,对其做好信息服务,从而有效地实现政务信息引导功能。要注意信息的保密性,严格把握政务信息报送的层次,对反映尚未出台或不能公开的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活动、言论,重大突发性事件,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信息,一定要采取加密措施,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目前,全省的财务信息网络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同多数县和企事业单位尚未实现微机联网,信息引导的部分功能只能通过赠阅《信息参阅》的形式来实现。下一步,我们将同全省各级政府办公自动化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政务信息网络微机化,信息处理现代化。各级政府要尽可能地增加投入,提高信息工作办公自动化水平,各级政府以及办公自动化部门,要优先考虑为信息机构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要对信息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调阅、处理、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