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内先进城市和实现我市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新意识,政策竞争力不强;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严格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和持续发展;三是缺乏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和企业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足,障碍了企业规模化发展;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多渠道、社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因此,需要以极大的努力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市七次党代会、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突出重点,锐意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实现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的路子,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为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在创新中求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深化改革,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和体制,推动多种所有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发展。
--坚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资、合作等途径,实现发展的高起步,同时注重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不断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业新优势。
--坚持选择有限目标、集中资源、重点突破的原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天津的优势和特色。
--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依托现有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同时要结合实际,加快利用高新地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通过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发展目标
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应高新产业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名牌拳头产品;把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使天津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科研开发和产业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