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加速跨世纪人才培养。面向21世纪,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定期培训、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形式,加快更新和完善现有人才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发挥现有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要选拔一批基础好、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委托培养、定向培训、出国深造等方式,加速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积极推进自治区高等教育改革,逐步调整师资结构、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自治区重点培育的新兴支柱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接,加快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以服务于生产经营实践和在职提高为重点,大力发职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和初中级适用人才。要继续搞好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和职工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43、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彻底打破人才部门、单位所有的管理模式,盘活人才资源,盘活“知识资本”。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人才择业自主权,搞活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行岗位竞争、科研项目招投标,运用价值导向,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实现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掘人才潜力。妥善解决好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工资、住房等实际问题,使科技人才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44、在稳定、培养、使用区内人才的同时,要开拓视野,转换思维,树立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新观念,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引进人才智力。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市县可以在中央各部委和大专院校聘请科技顾问、经济顾问,或担任本单位职数外领导职务,为宁夏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宏观决策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采取委托研究、合作研究、共建技术开发机构、专题攻关、聘请技术专家和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特别要注重吸引国外专家学者和海外留学生来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咨询机构;可以采取资助的办法,委托留学生和海外民间科研机构,为我区定向科研;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教授担任技术发展顾问,也可以聘请外国退休的高级技工为我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海外专家、学者、留学生在宁技术服务取得的工薪收入,可视作境外收入,在纳税方面给予优惠。国内外科技人员来宁合作科研、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除在利益分成上优惠外,还可享受风险投资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等优惠政策。引进智力,不仅要引进“技术智力”,同时要注重引进“经营智力”。引进人才智力,待遇从优,由用人单位灵活掌握,协议确定。各级政府或用人单位要筹资建设专家公寓,作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宁工作的周转用房。
45、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分配制度,建立不同类型的分杨管理体系。科研机构在不增加财政预算支出的前提下,放宽工资总空制,创收部分可以进入工资分配。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以推行技术岗位协议工资。也可采取科研项目经费与报酬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分配,还可以采用“自报家门、自述本领、自开身份”的竞聘方式确定年薪。
46、实行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层次重奖制度。强化科技进步奖的市场和效益导向,提高奖金额度。设立科技功勋奖、科技创新奖、科技金桥奖,对有突出贡献的有功科技人员进行重奖。奖金由自治区财政承担,从自治区科技奖励基金中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