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坚持技术创新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积极推动以技术投资、技术参股等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和项目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中心,鼓励和推动应用开发型独立科研院所进入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至少要与2-3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到2002年,重点建立10个产学研联合示范点。
25、技术创新要与我区发展战略相结合,围绕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抓好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在关键技术和共用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技术;组织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从整体上增强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外延速度型向内涵科技效益型转变。到2002年,实施30个国家级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开发300项自治区级重点新产品,新技术、新产品增加值占新增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自治区重点培育的优势骨干企业的关键技术装备水平要达到或接近90年代国际水平。
26、大力培育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到2002年,建成一个自治区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以现有科研院所为基础,改组建立四个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
27、对持有高新技术成果的科技人员创立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登记注册制。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优势,鼓励支持其以技术和资本,参股、控股、租赁、承包、托管、兼并其他类型企业。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由企业所在地政府给予优惠政策。
28、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整体提升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到2002年,有50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体系认证,30户企业实现计算机管理,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计算机畏助设计(CAD)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大部分企业要实现与生产力局域信息网、商品交易网的联网;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电子信箱,实现网上销售。建立全区企业咨询、招标、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市场信息多渠道快速反馈网络,提高企业的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
四、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9、针对我区生态脆弱、局部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浪费严重、人口压力加大的实际,依告科技进步,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相适就,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0、强化人口意识,转变生育观念。加强优生优育、节育技术研究,推广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节育新技术,科学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卫生保健技术,重点开展对多发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与研究,针对不同工种研究和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治技术,高氟、高盐饮水的净化、淡化技术,完善地方卫生标准法规和相配套的检验技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