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对香港、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深度开发力度。抓住欧元启动、中美经贸关系良好的时机,集中力量,加速开拓欧美重点目标市场。借助国家鼓励发新市场的政策措施,设立“广州拓展国际新市场专用资金”,加强对俄罗斯、东欧、中亚、南美、非洲等新市场的开发。调整海外企业布局,强化境外广州商贸中心的作用,近期内积极推进欧盟、拉美及西非商贸中心的组建,充分发挥其拓展多元化市场的功能。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连锁集团的联系,实施直销贸易、转口贸易及各种灵活贸易方式,利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推介商品,积极开发和利用电子网络信息,将出口、进口、对外投资与援助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建立营销网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拓多元化市场。
15.拓展服务贸易。
在发展商品贸易基础上,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拓展仓储运输、旅游、金融、信息、广告展览、人才劳务等出口服务贸易新业务。大力发展广州国际展览业。办好广州博览会,积极协助国家办好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建设广州国际商务会议中心,争取更多的国际性展览(销)和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增强广州中心城市辐射力。努力创新贸易服务手段,推行无纸贸易(EDI)新业务,采取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交易成本和费用,提高贸易效率和经济效益。
16.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为各类企业直接参与国际贸易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国有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央、外省市驻穗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出口积极性,扩大出口规模,在3年内形成若干个进出口总值在1亿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增值和壮大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积极促进大中型生产性企业发挥产品、技术、品牌优势,实行工贸结合,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广州出口的生力军。鼓励外地驻穗企业、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国际经济贸易。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和吸引国内各地来穗投资办企业的若干规定》(穗字〔1998〕16号文)和市政府《关于鼓励私营企业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若干意见》(穗府〔1998〕61号文)的政策、措施。制订鼓励各类企业扩大出口的若干政策,营造宽松有利的环境,努力扩大我市出口规模。
17.加大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力度。
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离,授予大型外贸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经营权。对年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集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发展名牌和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探索贸工结合和低成本扩张的联合重组的新途径,形成若干个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国的大型出口集团,成为外贸出口的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广州市大型外贸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壮大实力。真正放活中、小外贸企业,加大建立混合型经济的力度,通过将外贸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实行职工内部持股等,为外贸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