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织实施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五)受理旅游者对旅游安全管理的投诉,并妥善处理;
(六)协调处理旅游安全事故。
第六条 特殊旅游项目经营者应按下列要求做好有关安全管理工作:
(一)建立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将安全管理的职责落实到岗位;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标准,定期对游乐设备、设施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三)特殊旅游项目的操作人员应持有旅游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上岗证件;
(四)配备受过急救医疗培训的医务人员,以及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医务室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或指示牌;
(五)参加本市旅游事故紧急救援网络,并为游客投保;
(六)建立健全特殊旅游项目游乐设备的购进、安装、验收、运行、维修、年审等情况的档案材料;
(七)其它依法应当遵守的安全事项。
第七条 开设特殊旅游项目,应向项目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涉及计划、建设、规划、园林行政管理部门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 申请开设特殊旅游项目的,应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开设特殊旅游项目申请书;
(二)特殊旅游项目的安全可行性报告书;
(三)游乐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检查维修说明及图样、产品合格证等书面材料(进口设备必须提供中文说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编号);
(四)制定操作、维修、保养、检查等制度的材料;
(五)其它应当提交的书面材料。
第九条 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组织劳动、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项目进行安全评估。除特殊情况外,劳动、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应于3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的安全评估意见;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上述有关部门的评估意见,对特殊旅游项目进行审查;对通过安全评估的项目给予批准,并将审批结果分别送劳动、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备案。
第十条 特殊旅游项目工程竣工后,由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公安、劳动、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