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大经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3、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大经贸新格局。全面推动国有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三来一补)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生产性企业发展出口商品生产和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强化代表行业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和农业骨干龙头企业的外向功能,发挥其生产、技术、服务的优势,大力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在积极支持在办的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出口的同时,吸引世界著名的大型生产性企业和有优势技术的中小企业来粤投资。推动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重组,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组建若干个有一定规模的机电、纺织、食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国际服务贸易等投资主体多元化,集工、农、技、贸于一体的综合商社式外贸企业集团。探索与世界著名的大商业公司合资办外贸企业的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外贸企业。各类外贸企业要积极推行出口代理制,为广大中小生产企业扩大出口提供良好的服务。扩大生产企业、乡镇企业自营出口,对具备条件的私营生产性企业授予进出口经营权。发挥大型生产企业集团在生产规模、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鼓励他们大胆走向国际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前销后服务网点,逐步形成国际市场的广东板块。
4、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围绕产业升级,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走贸、工、农、技相结合的路子,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支柱产业和产品的水平。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做好售前售后服务,提高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管理、质量认证工作。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形成小商品大市场,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适当增加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所需商品的进口和技术引进,有选择地扩大以产顶进的范围,推动进口替代。以适销对路的名优商品为先导,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按照重点突破、多元发展、全方位开拓的要求,巩固港澳市场,重点扩大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大力开拓东欧、独联体各国和东南亚市场,开辟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市场。选择重点目标市场建立广东商品的分拨中心,开展存仓分拨业务。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外大跨国公司、大百货批发商和大超市、连锁店联合经营,直接进入他们的连锁网络拓展市场。
5、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和技术贸易,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对具备条件的大型生产性企业、外经贸和建筑企业,授予对外劳务和工程承包经营权。劳务输出和承包工程要在巩固港澳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拓非洲、拉美、中东市场。进一步扩大技术劳务输出,通过工程承包带动技术劳务输出和机电产品、成套设备的出口。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建筑企业参与境外工程承包。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贸易,通过国际互联网进入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技术贸易的水平,促进技术贸易由一般技术商品向专利技术、许可技术、成熟工业技术出口转变,提高技术贸易在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加强关键性技术的引进工作,减少硬件的引进,注重软件的引进,提高技术引进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