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可以对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组织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和认定;发现不具有行政处罚主体资格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可以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 人民政府委托有关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行政执法部门委托有关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分别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一级行政执法部门备案。
委托机关应当自委托关系确定后20日内上报备案。备案报告应当载明委托依据、委托内容、受委托组织性质及基本情况并附有确定委托关系的文件。
第十二条 审查机关接到委托备案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
审查机关发现委托处罚不合法的,可以责令委托机关取消委托关系。
对不报送或不及时报送备案的,审查机关可以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三条 人民政府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行政执法部门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分别报本级法制部门和上一级行政执法部门备案。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由委托的行政机关负责报送备案。
第十四条 应当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包括:
(一)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价值在10000元以上的;
(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000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价值在50000元以上的;
(三)责令停产停业的;
(四)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五)15日以上行政拘留。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自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10日内报送备案。
报送备案的材料包括备案报告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各一份。
第十六条 审查机关接到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材料后,应当及时对该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
审查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可以调阅该行政处罚案卷和其他有关材料,报送备案的机关应当及时提供。
对于不报送或不及时报送备案的,审查机关可以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