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发展中医条例

  城市中医医疗机构要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农村中医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能力和水平。
  鼓励中医人员到农村领办、开办中医医疗机构或者从事中医医疗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依法到境外开展医疗活动。
  第十六条 各有关单位在确定下列指定医疗单位时,应当同等对待中医、西医医疗机构:
  (一)保险医疗;
  (二)伤害救治医疗;
  (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医疗。
  第十七条 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合理的中医医疗收费制度和管理制度。其收费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发展中医药教育,有计划地培养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药人员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中医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第十九条 高等、中等中医药院校应当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重视中医临床经验和西医医学理论的学习。有条件的其他高等、中等医药院校应当设置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
  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等医药院校应当重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科研究生的培养。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师承教育。
  师承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会同省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应当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及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培养工作。
  中医医疗和中医药教育、科研单位要做好本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国家和省选定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继承工作。
  名老中医药专家在培养学术继承人期间,按照有关规定由所在单位发给名老中医药专家带教津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