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办法

  (一)营业执照;
  (二)立项批复文件;
  (三)企业章程;
  (四)税务登记证明;
  (五)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有关文件。
  第十一条 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乡镇企业的产权关系和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等内容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在十五日内确认资格,并颁发《乡镇企业资格证书》。
  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据《乡镇企业资格证书》和有关规定,落实乡镇企业应当享受的优惠。
  第十二条 乡镇企业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规定,享受下列优惠:
  (一)按照应缴所得税的税额减征百分之十的所得税;
  (二)在国家确定的贫困县设立的乡镇企业,具有防治污染和保护资源可靠措施的,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零税率征收;
  (三)利用废水、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从投产之日起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一年至五年;
  (四)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骨干乡镇企业享受税收返还的优惠政策;
  (五)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其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小型乡镇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税收优惠:
  (一)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开办初期经营确有困难的;
  (二)设立在少数民族地区、坝上地区、深山区以及国家和本省确定的贫困地区的;
  (三)从事粮食、饲料、肉类、蔬菜、果品的加工、贮存、运销经营的;
  (四)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需要特殊扶持的。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该项基金由下列资金组成:
  (一)政府拨付的用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
  (二)乡镇企业每年上缴地方税金增长部分的一定比例;
  (三)乡镇企业管理费增长部分的一定比例;
  (四)基金运用产生的收益;
  (五)社会自愿提供的资金。
  第十五条 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
  (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坝上地区、深山区以及国家和本省确定的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
  (二)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之间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举办合资项目;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