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灾后重建、根治水患的决定

  抓紧解决灾区群众安全过冬和灾后重建家园工作,是关系灾区群众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要从有利于防洪抗灾、发展经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节约耕地和能源、促进小城镇建设出发,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因地制宜、自力更生、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确保今年灾民安全过冬,用两年时间完成移民建镇任务。
  我省江湖地区移民建镇的主要任务是:退田还湖、平圩行洪、异地开发安置移民18万人、4万户左右;低水种养、高水还湖、就近选高地安置移民28万人、7万户左右。按有序规划、美观实用的要求新建集镇37个,中心村150个,基层村400多个。同时配套建设中小学、卫生院、敬老院及道路、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等村镇基础设施。要立足于自力更生,建房资金以自筹为主,政府扶助为辅。移民建镇工作必须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建设等有关部门抓紧实施。对暂不具备建房条件的灾民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由当地政府组织结对帮困、投亲靠友,腾出部分办公用房和闲置厂房,暂住原有住房等办法,切实解决好灾民安全过冬问题。在移民建镇帮助灾区群众建房中,要对计划生育户,特别是二女结扎户给予适当照顾。
  五、以“上蓄下泄”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在五大江河中上游实施一批重点防洪控制性工程。抚河流域重点是力争1999年开工建设廖坊水利枢纽工程。信江流域在尽快建成大坳水利枢纽工程的同时,争取早日建设高店水库和伦潭水库。饶河流域重点是在昌江上游建设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修河流域重点是在北潦河和南潦河上建设高湖水利枢纽工程和甘坊水利枢纽工程。抓紧一批江湖骨干圩堤的除险加固及综合治理。“九五”后三年重点是建设长江干堤、鄱阳湖治理二期工程(湖区15座保护5-10万亩的重点圩堤)和赣东抚西大堤。同时,结合水毁工程的修复,全面整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下游的堤防,力争五大河流下游的干堤比原防洪标准普遍提高一个等级。要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重点是对所有设防城市和县城所在地城镇的一批城市防洪工程进行加固改造。完善和提高南昌市、九江市的堤防工程,尽快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建设景德镇市的城市防洪体系,使其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对赣州、吉安、宜春、临川、上饶、鹰潭、新余、萍乡等8个地市所在地的城市,按照50-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固和完善防洪体系。到2003年力争全面完成城市防洪规划规定的建设任务。要切实抓好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配套建设。“九五”后三年全面完成现有1612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重点是抓好紫云山、飞剑潭、军民、大段、社上、老营盘等6座大型水库、65座中型水库和京九沿线235座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不把病险水库带入21世纪。要加大五河疏浚力度。重点加快疏浚五河下游河道及尾闾地区、鄱阳湖五河入湖扩散区和鄱阳湖入长江水道,增加河道行洪断面。要重点搞好长江干堤、南昌市堤、赣抚大堤、鄱阳湖区重点圩堤等填塘淤背工程,提高堤防御洪能力。坚决依法办事,认真执行河道、湖泊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对已建成的阻水碍洪或侵占河道湖泊的建筑物,该拆除的要坚决拆除,该补救的要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力争“九五”后三年完成疏浚清淤工作量1.2亿立方米,以确保水畅其流。要搞好地质环境的评价,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在治理江河的同时,要实施防治地质灾害的工程和措施。
  六、全面开展“跨世纪绿色工程”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